聊城那儿的三大景观

家乡区县: 山东省冠县

      鳌头矶鳌头矶位于市中心会通河分叉处.明永乐十五年(1417 年),开凿运河南支,北支遂道废.为防水流冲刷,在河叉处 垒砌石坝.坝形如翘首鳌头,会通、新开2闸列其左右, 宛如鳌足,广积桥在后,犹如鳌尾。明正德年间知州马纶 因其形题名“鳌头矶”。鳌头矶古建筑群,原为“弘芸 庵”。布局呈四向制,平面近方形,占地1200平方米。北 殿李公祠3间,西殿吕祖堂3间,南楼望河楼3间,东楼的 观音阁,砖砌基座,高5米9米见方,下部辟有门洞贯通, 证券楣石刻“独占”2字。观音阁面阔3间,进深2间,歇 山卷棚顶,3、5、7架梁和抹角梁木构架,上覆筒瓦,陶 质背兽装饰,4角飞挑,木落地,与望河楼相映成趣,浑然一体,为临清景观“鳌矶凝秀”之所在。明清两代,运河漕运鼎盛之时,文人骚客常登临楼阁眺望运河,见船来舟往、帆樯如林,即寄情抒怀、赋诗 唱和。明代大学士李东阳曾赋七绝:“折岸惊流此地回, 涛声日夜响春雷。城中烟火千家集,江上帆樯万斛来。” “十里人家两岸分,层楼高栋入青云。官船贾舶纷纷过, 击鼓鸣锣处处闻。”绘声绘色地勾勒出当年繁盛的运河风光。


      清真寺清真寺有东寺、北寺、西寺及女寺4座,占地5 万平方米。西寺建于明洪武年间,东寺建于明成化元年,北寺于明喜靖年间重修,女寺建于近年,前3座清真寺,原有甬道相通连,处在同一中轴线上,是一 处风格多样、规模宏大的古代建筑群,为“江北五大寺”之一。北清真寺,位于卫河东岸,座西朝东,中轴线上 自东而西依次为山门、望月楼、正殿、后殿、后门。 两侧建有南北角亭、经堂。沐浴房,共人殿、楼、堂86间,占地8000多平方米,正殿前建有丹墀一方,四 周玉石栏杆环抱,正殿3间面阔20.5米,进深31米, 前殿廊厦彩绘斗拱,挂落雀剔透精细。后殿设壁龛, 背向麦加,以示跪拜待的朝向,右方有敏拜楼。前、 后殿有拱门贯通,殿顶勾连搭式,覆绿琉璃瓦顶。后 殿3塔楼突起,顶部井口梁迭压交叉上升,攒尖顶部饰 鎏金葫芦,殿内壁画和藻井彩绘朴庄重,工整细腻。 望月楼结构别致、玲珑精巧。寺院内古柏参天,肃穆
幽静,是伊斯兰教徒举行宗教仪式、传授宗教知识的 礼拜寺。

     

      临清塔即舍利塔“塔岸闻钟”是临清人文景观舍利塔 之誉。舍利塔 位于城北卫运河东岸,为仿木结构 楼阁的砖塔,建于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塔 平面呈八角形,连长4.9米,外接圆半径6.4米,9 层,通高53.44米,底门向南,基座条石砌筑,每层 8面辟门窗,4明4暗。外檐砖木结构,陶质斗拱莲花 承托。塔内设有通天塔心柱,对称转角形楼梯,可 迂回攀缘,登临塔顶。塔刹呈盔形,远眺雄浑高 峻,巍峨壮观。各角挑檐系有铜钟,风摇钟鸣,声 震四野。
此塔与通州燃灯塔、杭州六和塔、镇江文峰塔并称“运河四名塔”。

阿雅(2014-11-0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