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喔山号,产生并流传于沐川县境内,主要发展于幸福乡,流传分布于幸福乡及周边接壤的沐溪镇、炭库乡、大楠镇、永福镇等几个附近乡镇部分村社,利用沐川慈竹为材料制成的一种竹号。大年三十吹奏有祈祷一年四季风调雨顺,人寿年丰之意。其制作工艺和吹奏方式独特。
幸福喔山号取材于民间传说,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相传很久以前,一放牛小伙为了向沐川睡美人山上的一位美丽的采茶姑娘表达爱慕之意,在放牛时砍山上的嫩慈竹,截成大小不等的竹筒,一节一节逗串起来,制成了长10多米的竹号,吹出了“喔、哎、呜、米、嘛”等优美的音符,从而赢得了姑娘的芳心。后来这种声音低沉浑厚,穿透力强的竹号,发展成为了一种民间手工制作的乐器,取名 “喔山号”,又名“过山号”,意为隔山隔水都能听见。
喔山号具有精、妙、奇、神的特点。喔山号精,精就精在哨子、号身设计精巧;喔山号妙,妙就妙在吹奏时由口腔控制气流,舌尖弹吐节奏,吹出“喔嘟嘟嘟”的声音,雄浑婉转。喔山号不但制作精妙,而且演奏方式独特,50名受过专门训练的男子,赤裸上身,身着表演服,穿着草鞋,由一个大号(重约200公斤、长10多米)、20-30个小号(长20——80厘米不等)和两个中号组成的“喔山号”乐队,进行表演。吹奏时声音低沉宏亮,气势磅礴,增添喜庆气氛。有祈祷一年四季风调雨顺,人寿年丰之意。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