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边号子

家乡区县: 四川省沐川县

马边河,是发源于马边县、流经沐川而进入岷江的一条河,沐川“边河号子”就产生在这段水域。以沐川县黄丹镇为中心的沿江上下周边地带,则是“边河”号子的主要流传区域。边河号子忠实记录着边河船工们的血泪与心酸,展现了劳动人民勇于与大自然拼搏的大无畏精神。   边河号子,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鲜明的民间音乐特点,是一种具有实用价值的民间音乐。边河号子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它是人与自然和劳动相结合又相碰撞而产生的最早的精神、艺术之花。   边河号子,是一种戏曲唱段,而无固定演唱模式,是随着水势不同,即兴编唱,音调时而高亢激越,时而婉转抒情的水系音乐。具有很高的文化历史价值,分别有拖滩号子、走沱号子、棹沱号子、板棹橹号子。   拖滩号子:船行至陡、阻力增大,需要船工们付出很大的劳力,并且要合力配合:领江(正副领江)在船上用号杆用力地撑;拉船工人在岸上上劲地拖,但船行十分缓慢,这时的号子是慢节奏的。如:咳呀咳嗨……嗨!   走沱号子:船行至水流平缓的河段时,船工们付出的劳力相对要小些,这时的号子是既轻松、又欢快,节奏感也相对快。   棹架号子:船行下水时,船工们架起了桡,很有节奏地推动挠,把船快速地推向前进,这时的号子既明快又轻松,音调悠扬动听。   板棹橹号子:船行至急湾陡滩,且有暗礁的河段时,为快速扭转航向,船工们快速丢下桡,迅速地扳动棹橹。这时的号子高亢、急促,节奏快速、强烈。   边河号子由一位船工领喊来完成。如领喊号子的船(领)喊:咳呀咳嗨;众船工跟着喊(众):嗨!(拖滩号子),走沱号子:领:伟起,众:抖起!棹架号子:领:吆嗬嗨,众:嗬嗬嗬!领:嗬嗨吆嗨嗬,众嗬嗨吆嗨嗬!板棹橹号子:吆嗬吆哟,众:挠起!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事业突飞猛进,交通工具大大改善以及边河梯级电站的开发,木帆船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当年曾经见证渡口繁荣景象,唱着号子摆渡马边河的老船工现已过失,因此,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边河号子已濒危失传,边河号子难再拥有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许大侠(2014-11-0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