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津因“齐晋会盟之要津”而得名,地处鲁西北平原、鲁冀两省交界处。北依德州,南靠聊城,西临京杭大运河,青银高速、国道308线、省道254、315线纵贯全境。
截至2013年,夏津县辖10镇2乡1个街道1个省级开发区,314个社区,总面积882平方公里,耕地90万亩,总人口52万。夏津因植棉著称全国,素有“银夏津”之美誉。
一、老豆腐
夏津吃货们都喜欢的,尤其是长期在外的老乡,长时间不回家就会想夏津的老豆腐,半碗来豆腐来俩鸡蛋,嘿嘿。
二、夏津椹果
夏津桑椹味甘似蜜,汁若醍醐,其中白椹果粒大、汁液浓,品味尤佳,为椹中之上品。夏津椹果有较高的滋阴、养血、补肾、健脾、乌发之功能,是久病初愈、神经衰弱、失眠健忘、气血亏虚者的滋补佳品
三、城栾路 烧饼夹肉
烧饼夹肉,小资生活,再来碗胡辣汤,真不孬。
四、宋楼火烧
宋楼火烧,又名灯笼火烧、风筝火烧。选料稍良,用上等面粉,加适量黄豆面。每个折六层,层层刷香油,经锅烙火烤而膨为灯笼形,层薄如纸,香酥可口,个重仅七钱。
五、夏津不带鸡
布袋鸡,夏津名吃,又名海味什锦鸡,因其状如布袋,故名。其制作精致,选料精良。须取当年生母鸡,宰杀放血,褪毛,去内脏,剔除骨头,仅余头经油炸、笼蒸,并配以青、红蔬菜拼成图案,望去宛若整鸡伏于锦簇中。上席后,用筷一划,内馅露出,肉鲜馅美,肥而不腻,香嫩适口。
六、益和成糕点
益和成糕点始创于清光绪年间,由夏津双庙村糕点名师李森先创制。为提高质量,其曾辗转于京、津、济等地向糕点名师学艺。因而所制糕点在继承传统风味的基础上又兼具京、津、济之特点。为取“和顺增益”、“和气生财”之意,故名“益和成”。
七、夏津县银丝面
夏津县银丝面,又名龙凤面,原为雷集镇张集村张氏祖传面食,迄今已有200余年历史。银丝面系选用上等精细面粉,配以十余种佐料,人工擀轧,面薄如纸,切成细丝即为银丝面。再横切则为珍珠琪。银丝面、珍珠琪久煮不烂,不粘,仍根根、粒粒,如银丝碎玉,晶莹透明。食之软腻、滑韧,若另配以麻汁、炸酱、肉丝、醋、蒜等佐料,更别具风味。现全县生产厂家达10余处。现在各厂家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又利用现代化手段生产,其品味尤佳,营养成分更趋丰富,且产量与日俱增。溥杰先生品尝后,曾欣然挥毫写诗称赞:古树发新枝,银鄃绽奇葩,不啖珍珠琪,愧称美食家。
八、苦水羊肉丸子
苦水羊肉丸子是家住夏津北城苦水村一农民独创的一门手艺。
羊肉丸子制作方法:先把羊肉用刀剁碎(用绞肉机绞出来的肉远不及用手工剁出来的肉味美),再用刀背把碎肉砸成肉泥,加上葱、姜、味精、淀粉、胡椒粉等材料,用手朝一个方向把肉搅成一团,下锅用清水煮,等丸子在水中飘起来时,即可出锅,然后再加上香菜、香油等细料。
九、华夏牛肉汤
上班族早上不吃饭,一般就爱去喝牛肉汤,滋阴壮阳,真来劲,再吃个烧饼。
十、李家餐馆的蒸饺
倒上一小碟醋,再来一勺辣椒油,沾着吃真爽。
博客:http://i.blog.sina.com.cn/blogprofile/index.php?atten=1
微博:http://weibo.com/3824130909/profile?topnav=1&wvr=6
能力秀:http://wm23.cn/huihui1025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