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16年(1927年),融县政府设有实业科,负责融安县城乡建设工作。民国17年撤销农业科,成立建设局。民国22年裁局设第四科。民国29年5月改为建设科,负责融安县农林畜牧、工商运输、矿山、公路等建设,至民国38年止。
解放后,1950年融县人民政府设立建设科,负责融安县的农林、水利、交通、邮电、供销等建设。1954年12月,融安县撤销建设科,分设农业科、水利科、林业科。1958年成立农业局。1967年5月,农业局被“造反派”夺权,机构瘫痪。1968年8月融安县革命委员会成立简称“县革委”,农业局改为农业革命领导小组。
1969年11月农业革命领导小组撤销,并入县革委生产指挥组,下设农牧小组。1972年12月撤销农牧小组,恢复农业局至今。
198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06元提高到1989年的434.4元,增长3倍多。农民的居住条件也逐步得到改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8.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完成6.9亿元,第二产业完成11.31亿元,第三产业完成10.29亿元,工业总产值完成28.35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14.33亿元财政收入完成1.85亿元。
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4.56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260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35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8.54亿元。
2010年,融安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39亿元,工业总产值38亿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8.9亿元,财政收入2.53亿元,国税、地税实现双过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3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74元金融机构存款余额31.49亿元,贷款余额15.0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28亿。
2010年,该县投入1100万元,扶持甘蔗、金桔、中草药、桑蚕、竹木为主的农业五大产业。
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2.13亿元,增长8%。其中一产完成10.28亿元,二产完成18.93亿元,三产完成12.92亿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2.5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28.1亿元,单位GDP能耗下降1.8%;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9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659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5497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4.84亿元。
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000万元,园区培育亿元产值企业2家,新增规模以上企业2家,完成引资项目4个,总引资额10.15亿元园区新增就业岗位2500多个,完成工业总产值22亿元。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