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南安市立足本地优势,深入挖掘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鼓励传统技艺的传习和发展,走出了一条独具南安特色的基层文化建设新路。图为该市“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大精神”巡回演出中,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节目在基层群众中展演。杜开春 摄
这是一片古老的土地,1753年的历史,在这里积淀了深厚的人文底蕴; 这是一片秀美的土地,晋江上游东溪、西溪流域,穿境而过,滋润这里2000多平方公里的沃土; 这是一片生机蓬勃的土地,传统优势产业水暖、石材、轻纺竞放奇葩,新兴产业光电闪耀海西,装备制造雄风缭人; 这更是一片创新活力迸发、人民安居乐业的土地,城市公园连片,乡村美丽如画,居民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南安,这个海内外闻名的古郡新市,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全市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改革创新焕发新活力、城乡建设呈现新亮点、社会事业取得新成效、群众生活实现新提高、党的建设得到新加强……面对2013年,南安市委书记黄南康满怀激情地说:“今年是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关键一年,南安将围绕‘富强南安、创新南安、宜居南安、文化南安、幸福南安’的‘五个南安’宏伟目标,再启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新篇章。” 产业转型铸就“富强南安” 位于南安西部的仑苍镇,是中国最负盛名的水暖卫浴制造基地。在行业龙头九牧厨卫有限公司的车间,高效机器人引人注目。“这里每个‘机器人’,可以完成30个工人的工作量。”公司负责人自豪地说。 过去一年,在九牧的同行中宇等公司,机器人的身影早已不是稀罕物。它们的应用,正是南安民企响应省和泉州市提出“二次创业”号召,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生动写照。在“二次创业”劲推下,南安卫浴、石材等重点行业的工艺技术装备提升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产品的技术含量、质量档次和附加值普遍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 石材是南安的特色产业之一。南安石材占全国石材产量的50%和石材市场的70%;销售占国内市场份额的60%以上,出口60%以上。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石材产业,2012年4月份,南安开始组织申报国家石材业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近日,商务部正式确认南安市石材产业为全国首个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 “过去一年,南安坚持创新驱动、项目拉动、龙头带动、品牌推动、资本撬动,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市长王春金告诉笔者。国家水暖洁具产品质检中心正式设立,装备制造业成为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46个服务业项目完成投资56.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8.2%,被列为全省循环经济示范县。综合实力跻身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第47位、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第37位、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第24位、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县级城市第22位、全市亿元企业上升至237家。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