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闻元宵大巡游

家乡区县: 湛江市徐闻县

说起家乡徐闻的民俗,印象最深刻的是闹元宵时的大巡游了。

记得小时候一到元宵就爱跑去县里面凑热闹!我们徐闻县的闹元宵是从正月十三至十五的,那时候我们县城、城郊各境坊近30个巡游代表队会汇集文塔一路举行民俗大巡游,这30个代表队则按顺序排成长龙出发,浩浩荡荡经过贵生路、木棉路、民主路、宾朴路、城墙路、东门路、红旗一路、东方一路、登云塔,呈“8”字形巡游,行程近10公里,巡游车辆数百辆,数千人参与巡游活动。其中最精彩的也比较容易看得到是舞狮,飘色,穿令箭和武术。巡游所到之处尽是欢乐的源泉,彩旗飘扬、锣鼓喧天、鞭炮连鸣,围观群众人山人海,格外壮观啊。不过我小时候找同学去看的时候,她说她是基督教的,不能去看。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这种禁忌。另一面,现在的巡游不当局限于宣传自己境坊的特色经济了,还增添了很多新元素,包括增加宣传爱国主义思想、宣传法制等内容。下面我就一一为大家介绍下我所知道的过程:首先是游神。从正月十三那天就开始巡游,各坊各境的狮龙队、长龙队、八音锣鼓、飘色彩车等,一齐赶往集中地,之后按顺序巡游。所到之处,均燃放鞭炮,祈求富贵平安。其中各坊各境的舞狮,武术,飘色,穿令箭都是在各自的彩车上进行的,也有的舞狮是尾随着彩车的。也有一些舞狮团特地在一个点来个高桩舞狮以展示他们团的实力,除了闹元宵讨个好彩头,也有宣传舞狮队的意味在里面。游神队里还有飘色扮演,扮演的都是优秀的传统人物,同时也扮演些现代题材的人物,这些飘色的设计十分讲究,花样百出。境坊上的群众都想让自家的孩子装扮飘色人物,求个福祉平安。这些传统人物中有些神仙啊等,我想这也是基督徒顾忌的原因之一吧,还有另一个原因是,穿令箭的人物,听大人们说,挑选出来被穿令箭的人都是德望高的长者。也可以称为“僮”。穿令箭,其镜头比较吓人:即在招神附体的震天锣鼓声中,由若醉若狂的神"僮"手抓银做或铜制的红毛绳般粗细的硬线条,狠狠扎进自己的腮颊中,让其穿腮而过;有的两边腮齐扎,且一边不止扎一支。更有甚者,有的"僮"还在自家耳朵上、舌上扎上银、铜线。腮上的银线竖直如钉如刺猾身上的毛刺,穿耳而过的往往被"僮"扭弯环绕双耳。小时候听人家说是请神灵上了身,所以就不会觉得痛.。游神时,"僮"爱跃、攀于神轿顶上,盘腿而坐。这里一直有这么个说法,就是我们不能从僮坐的神轿前经过,也就是不能挡道,不然的话会撞邪,口吐白沫,整个人就像魂被勾了一样。换句话说就是要尊敬神灵、祖先。可是也听说过相反的,就是一些人虽挡了道,非但没出啥事,反而还好运连连。武术也是游神的一大景点,耍刀,舞剑,打拳的都有,而且都是在走动着的彩车上表演的!真是厉害!其次,上公坡。也就是队伍游完了大街大巷,都经自西门的公坡,古时,人们称之为"上公坡",与海南的"上军坡"相仿。那时节,一班人早就在公坡上搭台张伞,坐等观摩,各路人马到齐后,有舞狮舞龙的,有武功竟技的,各震雄风,与其说是闹元宵,不如说是一阅兵式哦。那里早早准备好了烧猪等供品,然后各路神灵会被请放在一起,也叫抬神。然后再请法师登堂颂经作法,祈求上天,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法事完毕,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八音合奏,热闹非凡。最后,各路队伍就退场再沿街巡游,又叫“扫街”。每支队伍经过登云塔前,都要进行三拜,方可返回。

蓝~~梦(2014-11-0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