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继续加强和改善交通及城市建设
当前西汉高速在千呼万唤中迟迟开通,这条路可谓是汉中的生命线,对汉中交通的改善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是仅这一条道路显然是不够的,远不够四通八达,为此仍需继续加强和改善。同时,近年来随着天汉广场、北大街步行街等工程的竣工,汉中的城市建设出现了一些改观,但和国内众多地市级城市相比,差距还很大,而且特色不鲜明,所以仍然急需加强。
当前汉中被很勉强地纳入了“大关中经济区”,但笔者并不是很看好“大关中经济区”,所以汉中不能单靠落后的西安一地来带动。有人将商业文化形象化为“海盗文化”,的确,发展商业应勇于开疆拓土,而不应囿于行政疆界。笔者认为将汉中发展为“川渝陕陇交界中心城市”的定位是很准确的,所以还应注重与其它三邻省乃至湖北互动。
一、继续加强和改善汉中交通状况
基于汉中的城市定位,根据当前汉中的交通状况,我认为最需改进的仍然是高速公路和铁路,其次是水运和空运。
(一)加快京昆高速“西成段”的贯通,加快“十天高速”的建设
京昆高速是汉中的南北大通道,当前西安到汉中的高速已贯通,但汉中至成都的高速尚未贯通,从而形成了“断头路”,阻碍了汉中与整个大西南的互动。同时“十天高速”已动工,但如果不加强督促,以陕西行政之低效,极可能重踏西汉高速建设的耻辱,以不到1/2的“蜗牛速度”蠕动而行,这无疑将再次贻误和边缘化汉中。所以希望汉中各届,尤其是政府,能强势面对,一方面做好工程配合,一方面做好督促,不能仍由省政府拖延。汉中已失去太多发展机遇,谁再贻误汉中的发展,谁将是汉中的历史罪人。
(二)加强汉中铁路运输,争取“西成铁路”和“十天铁路”的建设
当前改进汉中铁路运输的要点有三:一是在现有基础上增开列车;当前汉中作为始发站的运输很少,仅北京和广州,缺少向东边大都市的客运,建议能开通汉中至上海的铁路,促进汉中与长三角城市的互动。二是争取经过汉中的“西成铁路”的建设;这有利于西安与成都,西南与西北的互动,汉中作为中点城市,也将分享便利。三是争取经过汉中的“十天铁路”的建设;此工程主要是修通汉中(或勉县)到十堰的复线,同时修好天水至汉中(或勉县)的铁路即可,这条路连接对华中与西北意义非常重大,若将来再修通安康到重庆万州港的铁路,便可为西部地区打造出一个近距离“出海口”,使西部地区与长江沿岸乃至世界互动。
(三)争取汉江复航,促进汉中的水运
随着汉江水源地涵养效果的逐渐彰显,汉江水量势必出现可观增加,从而可籍此来改善水路交通;如若能借扩大“南水北供”和“引汉济渭”水源的理由,争取“引嘉(嘉陵江)入汉”工程,那无疑是锦上添花。汉江水量增加后,可把“汉江复航”工程提高到振兴陕南和鄂西北地区,打通“汉江经济带”的发展中西部地区战略高度,争取得到国务院的支持。水运是成本最为低廉的运输方式,如若成功,再加上沿江的“十天高速”乃至争取中的“十天铁路”,那么贯通长江的“汉江经济带”便日渐成型。
(四)加快机场建设,促进汉中的空运
笔者认为促进汉中空运当前并不是特别紧迫,因为汉中经济落后,往返汉中消费能力强的客人较少,难以支撑航空运营。但随着汉中的发展,空运也不得不重视。为促进汉中航空运输,我认为应抓好两个方面:一是富有要前瞻性的机场硬件建设;二是注重客源的开发与空运线路直接挂钩,如当汉中的旅游业大力发展后,可开通九寨沟到汉中的航线,让国内外游客把汉中作为九寨沟游后的下一站。
二、继续加强和改善汉中城市建设
近年来汉中市区及各县城的城市建设虽有些进步,但总的来讲进步太慢,而且大多缺乏特色(宁强县城尚具一定特色),这种“千城一面”的建设很容易使汉中丧失魅力,混同于国内一般小城,这是对汉中悠久历史的不负责任。那么汉中应如何搞好城市建设,我认为应注重三点:
(一)总体思路:注重特色,跨越发展
汉中有丰厚的人文底蕴,这为城市建设提供了很好的素材,但当前并没有利用好;而且时常囿于西安及周边城市的经验,没有将视线伸向发达地区,“取法乎中,得之者下;取法乎上,得之者中”,所以难免低水平建设发展。比如汉中市区的瑞王府花园,本应可以大做一些旅游文章的,但不知是否为呼应西安的“莲湖公园”,而被无端改名为“莲湖公园”,不但恶俗,而且缺乏营销常识,将原本有特色的资源硬生生地给糟蹋了(关于“瑞王府花园”的建设,不妨看看上海的豫园)。
(二)加快“一江两岸”主题公园建设
当前随着汉江桥闸(笔者建议命名为“天汉飞虹”)的竣工,“一江两岸”工程的建设又前进了一大步,那么如何跨越发展使未来的一江两岸工程能更具特色更加靓丽呢?我认为南岸、北岸和桥闸所围成的人工湖(笔者建议取名为“天汉润湖”或“汉元湖”,简称“汉湖”)应同等重视且有机结合。关于“汉湖”的开发利用,可修建水上乐园、天然泳场和垂钓园等,但一定要有创意和特色,不要不动脑子地照搬,弄成一个外地水上游乐场的复制品。下面重点谈谈两岸:
南岸当前建有“桥南广场”,随着沿江扩建工程的延伸,广场功能渐弱,未来应更像上海的新外滩,所以整个工程称广场已不是很妥当,因此建议更名为“汉广公园”(出典于《诗经·汉广》),“桥南广场”作为其中一部分可随之更名为“汉广广场”。《诗经·汉广》篇中有关于“汉水女神”的美丽爱情故事,而故事中的男主人公郑交甫与“南奔郑人”以及“南郑”名称来源都有着清晰的联系,因此,可将“汉广公园”建造成一个关于“汉水女神”的爱情主题公园。将来若大河坎设区,不妨命名为“汉广区”,与江北的“汉台区”珠联璧合。
同理,北岸也存在这样的问题。为此不妨将整个沿江工程称为“天汉公园”,而天汉广场只是其中一部分。此工程目前已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如兴建了“汉江诗廊”、汉中出典成语等等。由于此工程量较大,有许多文章可做,在此笔者提供一点创意:由于汉水是认为与银河相通的河,所以不妨将此公园建设成“天人合一”的“星宇主题”公园,让银河系的星宿与汉中众多杰出的历史人物(也可视为“星”)星布其中,不但有利于突显汉中的文化底蕴,而且有利于激励今人向汉中人杰学习。
(三)建议市府为兴建“中华汉城”制定出规划方案和执行时间表
兴建“中华汉城”对提升汉中城市形象、展示汉中城市魅力、终结汉中旅游产品“满天星星无月亮”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中华汉城”的建设要点请参阅第四章)。为此,建议能引起市府的高度重视,并能付诸到行动之中去,尽快制定出规划方案和执行时间表。今年为十七大开局之年,希望能以三四年的时间完全建设成功并投入运营(这个速度并不算很快),在中共十八大前,使汉中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