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是一年的最后一天,本地方言称:“三十瞑”或“廿九瞑”。这是因农历十二月有大小月而别。月大,有三十日;月小,只有二十九日。瞑是指岁暮(即一年最后一天日落,天黑,黄昏的时候)的意思。这天的天色未晚时,家家户户都准备些供品,如糍肉龟、甜稞、发稞等来祭拜祖先。同时祈祷来年全家老少平安,财丁两旺,风调雨顺。 为庆祝佳节,尤其是春节,在碣石,家家户户都要做些甜稞、发稞、糍肉龟等,特别是“糍肉龟”。因为这种稞印上龟甲印,形象像只龟,龟是人们心目中延年益寿的偶像,因此,人们借喻全家老少像“龟”,一样益寿延龄,吉祥如意,故称“糍肉龟”。糍肉龟是以糯米粉和糖为原料,再以猪肉、橄榄仁、花生米、芝麻、香橼、冬瓜片等为馅料。
糍肉龟的做法是先用煮开的红糖浆趁热与少量糯米粉揉合至熟,称“稞母”再融入生糯米粉慢慢搓匀,使之柔柔软软,像做包子一样加入馅料,然后一个一个包好,印上龟甲印后,底部再贴上一种像梧桐叶或芭蕉叶等放在锅里蒸熟。也有的人家从地里采摘些芷克草,用水搓洗取棉状芷壳,加入“稞母”中揉合,做成的龟仔稞更富有弹性柔软,口感更加清香爽口,吃后回味无穷,可与天津闻名的“狗不理”包子媲美,这便是大家所谓的糍肉龟“糍肉龟”。是碣石以及陆丰一大地方特色。
“糍肉龟”随着时间的推移合历史的发展,而有所不同和变化富庶人家的糍肉龟有一定的差异。解放前,有钱人家做的糍肉龟馅料齐全上乘而且非常考究奢侈;而穷人家做的糍肉龟馅料较少,质量较低,实属象征性的,同时也是为了应付节目供品和接客待友及家人解馋的需要。改革开放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品越来越好,而各家各户做的糍肉龟也越来越考究,馅料不断增加翻新变化,除用以前用的一些馅料外,再加上些如虾仁、香油、爆葱花、腐竹皮甚至香菇等上乘材料,从而使糍肉龟变得更加芳香无比,美味诱人。在当今社会市场经济时期,在令人眼花缭乱得市面也可以买到糍肉龟。但口感却是千奇百怪,随人而适。因此,糍肉龟的地方文化又注入了新的内涵。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