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博物馆

家乡区县: 石家庄桥东区

河北省博物馆坐落在省会石家庄市中心,主体建筑建造于1968年~1969年,最高处27.7米,主楼四周用56根圆柱构成高大宽阔的长形柱廊,建筑整体 风格既巍峨壮丽,又庄严朴素。建筑总面积20028平方米,共有18个展览大厅,展厅面积11216平方米。2001年2月,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河北省博物馆 (主体建筑)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河北省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共15万件,其中一级文物360余件(包括国宝级文物6 件)。馆藏中以满城陵山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墓出土的文物最负盛名,之中的两套金缕玉衣是中国考古发掘中第一次发现的、保存最完整的汉代玉衣。陶瓷类文物是河北省博物馆的特色藏品,特别是河北境内三大名窑----邢窑、定窑、磁州窑的产品各有风格、各逞其妙;另外,保定出土的一批元代窑藏瓷器也是馆中珍藏。自宋代至现代的千余件书画作品也是河北省博物馆的经典收藏,其中不乏名人、大家之作。另外,馆内藏书5 万余册,有不少是明清善本图书,为河北省地方志主要收藏单位之一。[1]
3.1 刘胜金缕玉衣
国宝级文物。河北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是中国出土年代最早、等级最高、最完整的玉衣,用金丝编缀玉片而成。玉衣长1.88米,共用玉片2498片,金丝约1100克。
3.2 窦绾金缕玉衣
国宝级文物。河北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妻窦绾墓出土。整体结构大致与刘胜玉衣相同,共用玉片2160片,金丝700克。
3.3 长信宫灯
国宝级文物。窦绾墓出土。通高48厘米。造型为跪地执灯的年轻宫女,通体鎏金。灯上刻有“长信尚浴”等铭文共65字,故名“长信宫灯”。
3.4 中山王铁足大鼎
国宝级文物。是战国中山国王墓出土九鼎中的首鼎。鼎高51.1厘米,腹径65.8厘米,重达60公斤,铜身铁足。鼎的外壁刻有77行469字铭文,是中国发现的战国青铜器铭文中最长的一件。铭文记载了中山国讨伐燕国、开疆辟土的事件,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3.5 虎噬鹿器座
国宝级文物。战国中山王墓出土,长50厘米,高22厘米。造型为猛虎食鹿。虎身用大小不同的金片、银丝错出斑斓的花纹,使虎的形象更加凶猛逼真。虎颈和臀部上的长方型銎口用于插放屏风挡板。腹下刻有铭文,说明制作时间及工匠姓名。

3.6 四龙四凤方案座
国家级文物。战国中山国王墓出土,通高36.2厘米,上框边长47.5厘米。案座的底部是四只跪卧的梅花鹿,四龙四凤组成案身。整体造型结构复杂,是罕见的艺术瑰宝。另外,四只龙头上各有一个一斗二升式斗拱,对古代建筑的研究极为重要。

李梧桐(2014-11-0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