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近烟花三月,让人不能不思恋扬州。”近日,《舌尖上的中国》官方微博发布了一组扬州美食推荐,大煮干丝的清新鲜美、狮子头的勃勃生机,还有蜂糖糕的丝丝甜意、翡翠烧卖的绿意盎然,这些都成为《舌尖上的中国》眼中最具“春意”的食物。同时,官方微博还推介了洪丕谟、唐鲁孙两位名家笔下的扬州美食,大煮干丝及蜂糖糕在名家笔下,更增添一份独特的诗情与画意。
“舌尖”微博推荐,扬州菜成最具春意美食
“似乎没有哪个季节比春天更适合吃扬州菜了。”在这样的开场语中,《舌尖上的中国》官方微博一连上传了9张扬州美食图片,脍炙人口的大煮干丝、狮子头、烧卖、蜂糖糕让人不禁垂涎欲滴,绿油油的颜色更是与开场语中那一句“春天”无比吻合。扬州美食的“美”不仅在味道,更在于精致,以及美食背后所蕴涵的深厚城市底蕴。
这条微博随后,官方微博再次发出一条微博,推荐扬州美食。“又近烟花三月,让人不能不思恋扬州。扬州的亭台水波,甜润柔滑如蜂糖糕,清丽鲜浓如煮干丝——与瘦西湖一样,淡然之中自有几分悠然雅致。”不足百字的微博,却将扬州的魅力描述的淋漓尽致,更吸引了无数网友竞相留言:“烟花三月一定要去扬州看看。”、“扬州美食美景皆我所欲,始终还是要烟花三月亲临亲食最佳。”
名家名篇,扬州美食诗意十足
除了微博推荐美食外,《舌尖上的中国》还在其微信平台分享了名家撰写的扬州美食文章:唐鲁孙的《扬州名点蜂糖糕》和洪丕谟的《难忘扬州煮干丝》,两篇浓淡相宜的文章犹如餐后甜点,将扬州美食的味道如数散尽。
唐鲁孙是著名的满族作家,他年轻时游遍全国各地。晚年所著的《中国吃》,妙趣横生,既可以使人增广见闻,又可以补正史与民俗学之阙。
在他的《扬州名点蜂糖糕》中,追溯了蜂糖糕的历史,由古推今,再联系到自己与记忆中最难忘的蜂糖糕味道。“民国二十一年,笔者到扬州参加会议,会后中南银行行长胡笔江兄,叫人到辕门桥的麒麟阁买几块蜂糖糕,准备带回上海送人,我也打算买几块带回北平,让亲友们尝尝扬州名点蜂糖糕是什么滋味。”第一次尝试后,唐鲁孙一吃难忘,只可惜再没有机会来到扬州,留下无尽的遗憾:“别家的玉面蜂糕吃起来,似是而非,远非昔比。”
洪丕谟历任华东政法学院文学与法研究所所长等职务,他弃医从文专事法律古籍的教学和研究。他笔下的《难忘扬州煮干丝》更叫人食欲大开。
“在菜肴中,我最爱吃蔬菜和豆制品。还是在十几年前去扬州游览,在富春茶社用早点,那桌上的扬州煮干丝,和着笋丝、火腿丝的鲜美,沁人心脾使人至今难忘。”洪丕谟将大煮干丝的原料及做法一一呈现在文中,在各位读者食欲大开之际,最后引出一段引人深思的话:“价不在高,质佳则名。扬州煮干丝的特点,在于寻常菜里做足文章,这就给人在品味煮干丝的同时,受到这样的启发:在破瓦罐里发现黄金,在普通老百姓里留意人才,在不显眼的事物中寻找真理……世界上的一切伟大原是植根在平凡里的。”
《舌尖2》3月亮相,评话大师杨明坤带你品味扬州美食
从春节档延期至2月底,在观众的千呼万唤中,近日导演陈晓卿证实,第二季将于3月与观众见面。
《舌尖2》有7集,主题分别为《时节》,中国人对自然的依赖与敬畏;《脚步》,汗水中的苦辣酸甜;《心传》,即将消失的美味;《家常》,家中的甜酸苦辣;《秘境》,隐秘美食;《相逢》,食物与人的每次携手;《三餐》,中国人的一粥一饭。
据悉,《舌尖2》并非单纯展现中国饮食,而是用文化探讨中国饮食。“《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中也会有扬州这座城市醉心的身影。”官方微博的这句话,让不少对扬州美食痴迷的网友再次燃起兴趣。在第二季中,扬州评话大师杨明坤将成为主线,以他的一天生活为主题,完整展现扬州美食的家常与精致。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