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稻香鱼肥的湘北水乡,在波光粼粼的沱江北岸,一所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的学校正以她崭新的特色孕育着灿烂的现代文明之花。她就是地处南县中鱼口乡的南县第六中学。
学校于1958年创办,1976年被正式定名为南县六中。这里曾是一方沃土,日月光华,历经风雨,四十八年弦歌不断,薪火相传,已为社会培养输送了近两万名优秀人才,在这里先后走出了———等一代行业精英。
走进学校,你会深切地感受到这里浓郁的育人氛围:占地5千平方米的校园里,花台标牌、绿树花栏、操坪池塘交相辉映。教学大楼、综合大楼、学生公寓等建筑错落有致。过道走廊、大道小路绿影婆娑、清洁幽静,一切井然有序,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气息。学校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校容校貌,给师生创造一个优雅、舒适的环境,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师生的工作、学习积极性,是推动学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学校一贯的战略,尤其是本届以校长田顺成为中心的学校领导班子的工作重点:绿化校园、硬化路面、修缮旧房、清理卫生死角、增设校园景点、开辟运动场地, 改扩建实验室、图书室,增建音乐室、美术室、多媒体教室,安装便利的有线广播设备、铺设高效的校园电脑网络系统……无一不体现管理者以环境来育人的匠心。
这里已是一方热土,学校正以她科学的办学理念、独特的人文管理和极高的教学质量引起社会的瞩目,吸引着来自周边二十多个乡镇的莘莘学子。
这是一所重基础、重质量、重发展的学校。继往开来的六中人,光大着“勤学、慎取、求实、向上”的校训,谱写了一页又一页教书育人的璀璨篇章。特别是近几年来,学校生源爆满、嘉奖不断、好评如潮。“教之道,德为先”。学校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办学原则和“给我一个孩子,还你一个人才!”的办学承诺。形成了“以道德教育为基础,以学科渗透为渠道,以心理教育为纽带,以潜能学生转化为重点”的德育格局,创设了“全员育人、全面育人、全程育人”的良好氛围。“构建和谐校园、打造品牌学校”是南县六中的办学目标,也是六中人的豪迈誓言。学校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将以敢为人先的豪情、勇气和魄力,在一个更高的起点去谋划竞争和决胜之策,去跨越雄关漫道。
学校自创办以来,共为国家培养了初中毕业生690多人(其中初升高100人左右),高中毕业生近10000人,其中升入中专的近500人,专科的近2000人,本科的近200人,为各条战线输送有文化的劳动者达5000多人。这些学生毕业离校后,走向社会或进入高一级学校,通过锻炼或继续深造,绝大多数都成为了社会有用之才。其中或成为了专家学者,或成为了各级政府机关的领导干部,或成为了蓝天卫士,科研带头人,或成为了企业家(详情见表1-2)。如谢东明同学,57班毕业,考上华东化工学院(现改为华东化工大学),毕业分配到岳阳洞氮工作后,不到两年就考入中科院,硕士毕业后再考入清华大学攻读博士,现留美深造后在美工作;又如周伏秋同学,44班毕业(两年制),考入哈工大,在哈工大读研攻博,前后共10年整,现在国家发政委工作;女学生胡立红在中南工大毕业后读研,后留美获博士学位,现在美国工作;还有曹迎高、李新园、吴金文等,在省市(地级)级机关担任要职(正厅级),陈望余(师级)、陈善民(团级)在广洲军区任职;刘立中(团级)在海南军区任职;周小年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陈谷仓在国防大学,他们都在从事军事科研工作;涂正武、彭书阁遨游商海,成为千万富翁。
回顾历史,心潮澎湃,展望未来,豪情满怀。目前,全校教职员工,在新一届行政班子的正确领导下,正拧成一股绳,团结奋斗,努力拼搏,且将不辱使命,不负众望,为了六中的明天,再创辉煌。让这个人才辈出的摇篮,永远屹立在沱江西岸。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