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一”期间,在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举办的一次青海名家书画展上,一位七旬老画师的数幅展出作品,引得众多参观者的驻足欣赏,也赢得书画同行们的一片好声音。这些艺术精品的创作者便是民和籍民间老画师张自刚。
画里画外还是家乡美。
张自刚十分热爱家乡,常用书画艺术的视角去描绘和展示家乡的新变化。1973年,民和县享堂大桥建成通车,作为民和人,张自刚心中有着说不完的激动,他要用艺术的视角把青海东大门的这座标志性大桥展示出去。于是怀着激动的心情赶到民和,专程现场创作,不料却被守桥的部队驱离,禁止画桥。张自刚并没有妥协,他绕道隐藏在数百米开外的农户麦田中偷偷创作,最终在画板上圆满落下成功的一笔。
1997年,张自刚从岗位退了下来后想着专心创作,不料又被单位返聘回去。2002年,受着年龄、身体的影响,张自刚主动辞去单位聘任职务,开始专注于绘画艺术的精品创作,先后到日月山、塔尔寺、祁连山、南佛山等青海风景区写生创作,画出了大美青海的“美”。
一份付出,一份收获。2004年,中国西部首届民族文化博览会上,张自刚的绘画作品荣获优秀奖,他的一些作品被青海图书馆收藏。2010年,张自刚被邀参加东方名家画院的笔会,但因身体不适,没能去成,只把创作的参展作品递了过去,得到画院的一片好评,并被聘为北京东方画院永久性高级专业画师。目前,张自刚已是青海美术家协会会员、青海省老干部书画学会会员、西宁市老干部书画诗词学会会员、中国西部书画艺术研究院常务理事。而他的作品也在各省多次展出并获奖。
经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年过七旬的张自刚已经与书画结下了不解的情缘。今年5月中旬,我们来到张自刚老先生家,他正专心致志地在客厅作画。张自刚的老伴儿说,由于常年低头作画,生了颈椎病,我经常劝他少画点,身体要紧,可是只要想画画了,他什么也不顾了。
张自刚告诉我们,他画了一辈子的画。因为画,最困难的年代换来了养家糊口的粮食;因为画,让他有了一份固定的工作;也因为画,圆了他一生的丹青梦。今天,他没办法丢弃曾经陪伴一生的那支画笔。张自刚笑着说,他要活到老、画到老,在书画艺术的道路上还要追求进取,用有生之年,绘画出祖国更加锦绣的山河,绘画出大美青海更多的魅力。
夕阳无限好,余晖放霞光。张自刚晚年不懈的艺术追求,其实就是一幅真实的夕阳美图……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