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天津的著名学府之天津工业大学

家乡区县: 天津滨海新区

                                                   天津工业大学

历史沿革

1912年,北京专业专科学校机织科。

1929年,北平大学工学院机织科。 校史沿革图谱[3]

1938年,西北联合大学西北工学院纺织系。

1946年,国立北洋大学纺织系。

1950-1951,河北工学院纺织系并入,组成天津大学纺织系。

1951-1952,四川乐山技艺专科学校棉纺织科和天津纺织工业学校并入天津大学纺织系。

1958年9月,天津大学纺织工程系,纺织工业部天津纺织工业学校以及四川乐山技艺专科学校棉纺织科组建成河北纺织工学院,正式独立建校,隶属于纺织部。

1968年,改为天津纺织工学院。(天津划为直辖市)

2000年,天津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和天津纺织工学院合并更名为天津工业大学。

2004年,天津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并入天津工业大学。

2学术研究编辑

科研建设

天津工业大学

截至2013年,学校承担和完成了国防高科技、国家攻关、“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火炬计划和省部级哲学和社会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近千项。学校彰显现代纺织和产学研办学特色,形成了以纺织复合材料、中空纤维膜分离技术、特种功能纤维材料、纺织油剂助剂、半导体照明与材料、机电设备集成制造等研究为特色的科研优势,多项科研成果被成功应用于节能环保、新材料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国防高科技产业。学校科研取得了标志性和突破性成果,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6项,连续多年获得国家科技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国际、国内发明专利等500余项,被SCI、EI、ISTP三大索引摘录论文数量逐年递增,[2] 每年到位科技经费均保持在1亿元以上。[4] 该校教师发表学术论文2119篇,其中SCI、EI、ISTPI等三大检索收录论文769篇,出版教材和著作26部材。

研究机构

天津工业大学 校园风景

截至2013年,学校拥有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个天津市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4个天津市工程技术中心、1个天津市技术推广中心以及1个天津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文件;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先进纺织复合材料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天津市工程技术中心:天津市膜技术工程中心、天津市大功率半导体照明工程中心、天津市纺织纤维界面处理技术工程中心;

天津市重点实验室:改性与功能纤维实验室、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实验室、先进纺织复合材料实验室、 现代机电装备技术实验室、 电工电能新技术重点实验室;[6]

天津市技术推广中心:天津市纺织应用化学品技术推广中心;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先进纺织复合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大功率半导体照明应用系统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天津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现代纺织产业创新研究中心”。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13年,天津工业大学图书馆建筑面积约5.3万平方米,共有阅览座位4000余个,电子阅览位近600个。馆藏中外文纸质图书234万余册,中外文期刊1500余种,报纸90余种。电子图书130余万种;中文电子期刊10000余种;英文电子期刊25000余种。先后引进近80多个数据库,包括CNKI中国知网、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CSSCI、读秀学术搜索等中文数据库;以及《SCI》(科学引文索引)、《IEL》(IEE/IEEE电子图书馆)、Elseiver公司SDOS、《SciFinder Scholar》(化学文摘网络版)、《EI》(工程索引)等英文全文及文摘数据库;并组织力量制作《天津工业大学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库》、《纺织特色外文文献全文数据库》、《服装信息平台数据库》等自建数据库。

学术期刊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是由天津市教育委员会主管、天津工业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版学术类期刊,1982年创刊,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评为天津市优秀期刊。《天津工业大学学报》加入美国《世界纺织文摘》、美国《化学文摘:光盘版》、俄罗斯《文摘杂志》、美国《剑桥科学文摘:工程技术》、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共5种国际检索机构,并全文载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知网》、《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台湾中文电子期刊服务—思博网(CEPS)》等大型数据库。

嵬嵬(2014-11-0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