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蓥山之双枪老太婆

家乡区县: 四川省华蓥市

双枪老太婆,是著名小说《红岩》中塑造的传奇人物,为华蓥山游击队的成员,因善使双枪被人誉为双枪老太婆。其人物原型为陈联诗、邓惠中、刘隆华。

小说《红岩》中有个传奇人物——“双枪老太婆”,后来电影《烈火中永生》中这个“双枪老太婆”一枪击毙叛徒甫志高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小说中她的丈夫就是大名鼎鼎的“疯老头”华子良,为渣滓洞越狱作出了贡献。还有个快板书《劫刑车》说的也是这个双枪老太婆的故事。

《红岩》的作者之一杨益言说:作为“双枪老太婆”形象的原型有三人,分别是邓惠中、刘隆华、陈联诗。她们三人都是共产党员,都参加和指挥了华蓥山地区多次起义和武装斗争。但邓惠中牺牲了,刘、陈二人都坚持到了革命胜利。

人物原型

筹办小学

赵老太太,十四岁(1895年)时目睹了日本侵犯东三省(甲午战争),二十三岁亲历日俄战争,因而她自幼对外国侵略者深恶痛绝。在家业兴旺后,于一九二九年开始在地方筹办小学,试图让当地的孩子们摘掉文盲帽子,做一个有知识、有文化、有气节的中国人,以实现救国救民的理想。

爱国精神

“九一八”事变后发生不久的一九三二年,赵洪文国的三子赵侗(1912-1939,东北大学学生)与同为东北大学学生的辽宁同乡苗可秀由北平潜回家乡组织抗日义勇军。此时赵洪文国虽已年过五十,但爱国激情不减,不仅变卖家产充作义勇军经费,还带领全家为义勇军服务,将自己的家变成抗日义勇军的指挥所和交通站。同时恢复“九一八”事变后解散的赵家堡子小学,在赵侗的帮助下,坚持以国语授课,抵制日本的奴化教育,教育儿童忠贞爱国,决不做亡国奴,这使赵家堡子小学的师生成为抗日的先锋。苗可秀于家乡本溪安排好亲人后,亦来到赵老太太家中,与赵侗共同参加邓铁梅组织抗日武装。

组建“少年铁血军”

一九三三年白君实、刘壮飞等来到赵家,在赵老太太和二儿子赵连秀的帮助下于,组建“抗日别动队”,赵侗、赵伟亦离开邓铁梅部,“抗日别动队”正式成立。一九三四年苗可秀离开邓铁梅部返回赵家,根据抗日形势的需要,共同协商将“别动队”改组,于同年二月成立“少年铁血军”。赵老太太负责购买保存枪支弹药,安排铁血军的重要军事会议,收集日伪情报等等。队伍很快发展到五百多人,其中大学生占十分之二,师范生和中学生占十分之五,小学生占十分之二,农民占十分之一,被当地百姓称为学生军。“少年铁血军”在其宗旨中宣告,“用黑铁赤血之精神,采全民革命之手段,收复东北,振兴中国。”

毁家纾国难

一九三四年二月,日军得知赵家为少年铁血军中枢,将赵家十六间房屋全部焚烧,三十年积累的家产毁于一旦,但赵老太太并未屈服,同年三月赴大孤山等地购买印刷机,在自己筹办的赵家堡子小学组织学生印刷抗日宣传品,然后与儿媳王全一等一道潜入凤城、岫岩、庄河、孤山等县城,以少年铁血军的名义张贴散发,一时民气大作,日伪甚为惶恐。

机智逃脱

一九三四年八月,日寇再次突袭赵家堡子,将赵老太太一家六口抓进监牢,株连的赵氏家族和乡亲三百多人。赵老太太面对日寇的威逼利诱,始终坚贞不屈。两个月后,敌人无奈,报请关东军司令部拟秘密执行死刑。临刑前赵老太太在铁血军的配合下机智假释出狱,并解救出受株连乡亲。随后赵老太太携年迈丈夫及年幼子女潜往北平,在东北救国会的帮助下,筹集军火,联络抗日义士,支援少年铁血军。

战果累累

一九三五年十一月,赵侗被推举为抗日铁血军总司令,活动范围亦由辽南一隅,渐次发展到辽东、热河各地,队伍发展到十一个方面军共一万一千多名将士。赵侗并以铁血军领导人为班底,成立了中国第一民众抗日自救政府“辽南临时政府”,公选铁血军总司令赵侗兼任政府总裁。概略计算,辽南少年铁血军各路连年大小战役三百余次,杀敌四千余,俘日伪军警二千余名。

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赵老太太在痛失爱子爱女极度悲伤之际,依然奔波四川百余市县,致力于彻底杜绝强行征兵、强抓壮丁等恶习,向国府争取应征抗日青年的荣誉和待遇,呼吁国府注重优抚抗日军烈属,推动全国掀起了自下而上的优抚军烈属爱国运动。赵老太太又将子女(如四子赵连中)和侥幸生还的战友送往军事院校培训,为重新组织东北和华北抗日旧部继续抗战做准备。

义助东北抗日军烈属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四日,即抗战胜利的前一天,赵老太太的丈夫客死异乡。尔后,赵老太太主动辞去国府军政两部和妇女指导委员会等职务,解甲归田,前往北平。在北平她不顾年迈病弱,四处寻找抗日军烈属,然后上下求助,奔波千里,独自一人冒数九严冬,历时多月,带领抗日军烈属返回东北。回东北后,为以自己的力量解决抗日军烈属的生活出路,赵老太太以近花甲之年从商,在丹东和沈阳筹办工商事业。无奈国共内战骤起,和平建国希望破灭,赵老太太返北平隐居。

命丧西南

一九四九年四月,赵洪文国由北平再次南下,受蒋介石委托,组织冀热辽边区游击第二路绥靖纵队,其四子赵连中任总司令,驻扎重庆。建立大陆游击区,阻止国民党第十六兵团起义,枪杀解放军谈判代表,围攻占领川西的温江、崇庆、郫县、金堂、新都及川东的秀山等多座县城。一九五O年二月赵洪文国被捕,拒不投降。

代沙217(2014-11-0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