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大慈阁

家乡区县: 保定市博野县

大慈阁位于河北省保定市北大街南端,又名大悲阁,是全市最高大的古代建筑。其始建年代,据《保定府志》载,宋淳右十年(1250年)大慈阁为蒙古河北东西路都元帅张柔所建。现在的大慈阁是清代乾隆年间被焚后多次重修的建筑。  大慈阁占地16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平方米,现存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钟楼、鼓楼、大慈阁和关帝庙。天王殿坐北向南,门前置石狮一对,门楣上嵌“真觉禅寺”横额。天王殿内梁架上遗存有清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绘制的龙棉枋心墨线小点金彩画痕迹。穿过天王殿,钟楼、鼓楼悄然对峙,二楼高度、造形相同,各通高10.9米,其建筑形式为重檐歇山;施十字脊,分上下两层。北面是耸立的4.6米高石基上的主体建筑。  大慈阁背后有一座始建于明代的关帝庙,原名“汉寿亭侯庙”,现存的关帝庙是1985年落地重修的建筑,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一大间,为歇山式建筑,前置卷棚。因其坐南朝北,故称倒座关帝庙,在全国罕见。  大慈阁是一组壮观的古建筑群体,坐北向南,山门前置石狮一对,狮后是单檐歇山顶的门殿三间。穿过山门,东西有钟鼓二楼对称而立,迎面是主体建筑--大慈阁,阁建于高5.4米的石台基上。阁前是22级台阶,阁内藻井、檩枋均绘旋子彩绘。阁内两侧有壁画十八罗汉,尚清晰可见,神态各异,是阁内艺术珍品。大慈阁通高31米,雄伟壮观,数十里外可见,昔人诗有“燕市珠楼树梢看,只图金阁碧云端”之句,列保定八景之一,称“市阁凌霄”。  2006年05月25日,大慈阁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2历史传说
在很久以前,保定府有个大官员,他的独生女得了重病,久治不愈,可把这位大官员夫妇愁坏了,饭都不想吃,茶也不想喝,连睡觉也不香甜。想派人到外地请名医诊治吧?可是女儿的病又危在旦夕,已经来不及了。正好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大门外来了个和尚,自称是真觉禅师,奉观音菩萨法旨,为世人解脱苦难而来。大官员夫妇赶紧把和尚请进府来,乞求禅师救女儿一命。只见禅师双手合十,后念:“阿弥陀佛!念你平日为官清正,我想:菩萨是会大发慈悲的!”说罢,来到女儿的病房,看了看病人的眼,信手从布袋里掏出两颗药丸,拿给小姐吃了。吃后见成效,病很快就好了。  大官员感谢真觉禅师救活了女儿,为了报恩报德,决定修坐寺庙。可是庙里塑什么样的佛像呢?一时拿不定主意。后经当地百姓和工匠们琢磨,都说塑“护持众生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为好,因为观音佛祖生有四十二臂,分别执掌日、月、净瓶、宝剑、宝杖、宝镜、白佛、金刚杵等法器,她的法力是无边的;只有观音菩萨心肠最好,大慈大悲,肯于拯救世人。大官员认为大家的想法很合他的心意,就立即吩咐工匠们塑了座观音菩萨像,只见这座佛像面目端详恬静,仁慈的眼睛里饱含着无限忧伤和怜悯的样子。人们一见都说好。  像塑好了,庙怎么建呢?在哪儿建呢?那个时候,官大就有钱有势,这位大官员在保定府是势大无比,财大过人的。他立即派人招募了很多工匠,选在城内中心的最高地带修座九丈九尺的大慈阁。为什么非要九丈九尺高呢?据说天上的玉皇大帝宫殿是十丈高,怎么也不能超过玉皇大帝吧!  建庙之前先要做个模型儿,大官员责令工匠们马上赶制炀样(即模型)。炀样儿制好了,大官员过来左右上下一端详,很不协调,很像孔雀身子,麻雀脑袋,帽小不遮体,门窗、像佛还会遭受雨淋日晒。大官员一不满意,工匠们可发了大愁啦!昼夜冥思苦想,也想不出个好法子来,真是愁死人啦!  有一天,工匠们正准备吃晚饭,饭菜都已摆在了桌子上,但是无人动筷子,可说是都愁呆啦。就在这个节骨眼儿上,真觉禅师走进屋里,工匠们一见,赶紧起来让坐,禅师微微一笑,说:“别客气,平起平坐,加个坐儿不就行啦!”一句话,提醒了工匠领班的(工匠头),饭后,紧忙在大悲阁的半截腰儿上加个平座儿,座下加了屋檐儿,再一看就匀称了。大官员看了也很满意。炀样儿定好了,就按照这个模型儿把大悲阁修了起来。相传,从那个时候起,二层以上的楼阁都有了平座儿,上施栏杆,既好看匀称,又便于向外瞭望。这还是保定府工匠们的一大发现呢!  庙修好了以后,人们都非常高兴,唯独大官员的千金小姐还有点闷闷不乐,后来人们忽然想到:还没请真觉禅师呢!大官员又派人四下寻找真觉禅师。禅师请来后,让进了阁楼后面的小院里居住,一面给百姓们治病,还舍药行善。这一下,百姓们高兴了,千金小姐乐了,大官员的全家也都认为做了件大好事。因此人们都称这位和尚是慈善禅师,大悲阁又改称为大慈大悲阁了。  真觉禅师死了以后,人们为了怀念他,又将他的住处取名叫真觉禅寺。现在的山门正面上额就有“真觉禅寺”四个大字。

shanshan123(2014-11-0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