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历史

家乡区县: 福建省丰泽区

泉州历史悠久,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劳动、生息。西周时期为七闽之地,春秋战国时属越地,从秦到隋,先后属闽中郡、闽越国、建安郡、晋安郡所辖。东晋时期,由于北方连年战乱,大量中原晋人南迁入境,开始了泉州的大规模开发,泉州现有人口大部分属中原晋人后裔,泉州的母亲河遂被称为“晋江”。

泉州在三国吴永安三年(260)为建安邵东安县地。南朝梁天监中(502?519)析晋安郡地置南安郡,隋开皇九年(589)改郡为县。唐武德五年(622)置丰州,领南安、莆田、龙溪3县,州治设今南安丰州。景云二年(711)改名泉州。五代后唐长兴四年(933)析南安县地增置桃源县,后晋天福三年(938)改桃源县为永春县。宋宣和三年(1121)改清溪县为安溪县。至此,辖晋江、南安、同安、惠安、安溪、永春、德化7县。元至元十五年间(1278)为泉州路,领县不变。明洪武二年(1368)改称泉州府。清雍正十二年(1734)升永春县为直隶州,并划德化、大田属之,与泉州府同属共泉永道。1933年“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即“福建人民政府”)成立时属“兴泉(泉海)省”。1934年7月分设第四行政督察区,第五行政督察区。1935年10月缩并为第四行政督察区。1949年8月至11月除金门县外各县相继解放,成立福建省第五专区。1950年3月改为泉州专区,10月称晋江区,1955年改为晋江专区(德化县1950年划归第七专区,1951年再归晋江区)。1971年称晋江地区。1985年撤晋江地区,设省辖地级市泉州市。自1949年9月起除续领原辖晋江、惠安、南安、安溪、永泰、德化、莆田、仙游、金门、同安10县外,1951年从晋江县析出城区和近郊建县级泉州市,1956年增辖福清、平潭、永泰、大田4县,1958年划出同安县归厦门市,1959年划出福清、平潭、永泰3县归闽侯专区,1963年划出大田县归三明专区,1970年划出莆田、仙游县归莆田地区,同时同安县划入晋江地区,1973年同安县复归厦门市,1987年析晋江县4乡镇置省辖县级石狮市。晋江、南安分别于1992年、1993年撤县设市,1997年鲤城区析置丰泽、洛江区,2000年惠安县析置泉港区。

谢剑捷(2014-11-0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