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游清徐】——清徐尧庙

家乡区县: 山西省清徐县

    尧庙位于清徐县孟封乡尧城村,清徐县尧庙的尧王殿不但建筑奇特,而且还有神秘莫测的“三大怪”:一是每到晚上,南门城楼的灯光,能准确地射到塑像身上;二是入夜月光能映到殿内四角;三是城外蛤蟆地叫声,像是从殿里发出来的。民间有谚曰:尧王殿三大怪:明灯、夜月、旱蛤蟆。这种现象,至今还未能破解。
    清徐县尧庙的尧城虽已失去昔日风采,但在尧王殿西侧,明、清、民国年间又相继建造修缮了九莲洞、奶奶庙、观音庙、狐仙庙、戏台等建筑。庙宇高低有序,紧松相宜,形制各异,各院相通,却又自成四合院或三合院格局,形成包括古代、近代、现代建筑地建筑群。
    清徐县尧城中最大的建筑是尧庙,在北城内,坐北向南,相传说是在帝尧的“宫室”遗址上建造的。现存的是明正统年间(1436年~1449年)重建的一座四合院庙宇,前有牌楼,侧有配殿,后有大殿。现存大殿叫尧王殿,是重檐歇山顶建筑,通宽五间,边长14米,高12米,四周围廊。殿内无柱,无天花板,无梁架结构,都以檐顶斗拱向里伸出,重叠五层,形成庞大地木构斗拱式藻井,既可以将上层地梁架隐蔽起来,又可以作为神像地宝盖,设计十分巧妙,极富装饰趣味,在古建筑上有重大价值,故称“无梁殿”。据说,慈禧太后与光绪帝西逃时,在此驻跸,还到帝尧像前顶礼膜拜,留下许多轶闻趣事。
    清徐县尧庙位于太原市清徐县东南16公里处的尧城村。尧城村是尧帝最早立国建都的地方,后因水患迁都至平阳(临汾)。尧庙南向,呈方形布局,顶部由木构藻井筑砌,无梁无架,也称无梁殿。整座建筑构思精巧,匠心独运。该庙始建无考,元至正年间重建,明正统年间重修。

清徐尧庙

王烁(2014-11-0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