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马风旗

家乡区县: 内蒙古苏尼特右旗

     一米多的长方形土上两头竖立着两根朱红色的旗杆,约两米多高,每杆顶端安置一个三插状矛头,连接矛头的下部呈圆盘状,沿盘下垂一周马鬃长缨。两杆之间有两根或三根毛绳相连,上挂蓝、黄、绿、白、红五彩小旗,被称为五彩连绳。在连绳两头又分别挂有一块白布或红、蓝布,以细柳杆做旗杆,固定在两根朱红的大杆上。此旗上面印有九匹飞奔的骏马,称为禄马风旗。

      在禄马风旗的九匹飞奔的骏马空隙里用蒙文写着“希望之马奔腾飞跃,愿我们的民族繁荣吉祥。”
禄马风旗的蓝色为蒙古族最喜欢的颜色,象征着繁荣强盛;黄色代表着养育本民族的土地;绿色代表草原;白色代表财富之源的羊群;红色代表生活如同鲜花般幸福美满,而这一切皆由神灵般的骏马来寄托。

     禄马风旗是蒙古族供奉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圣物,是蒙古族人民心目中的守护神 。

      据说,成吉思汗死后葬于鄂尔多斯,老百姓为了纪念他,就把他的武器苏鲁德和旗帜仿制下来,竖于自家门前,逢年过节,必得朝拜,历久成俗,就形成了禄马风旗。禄马风旗蒙古语叫“嘿毛利”,意思就是“希望之马”、“时运之骏”。其形体可以看成是骏马与兵器的合壁,那圆木盘上倒挂的骷髅,很明显是“斩下敌首,祭我矛头”的含义。

     苏鲁德就是成吉思汗当年所用的长矛,早已被蒙古人奉为神物。传说,成吉思汗有一次被敌军围困在千棵树下,四面楚歌,形势危急。成吉思汗翻身下马,将马鞍取下,朝天反置,大声喊道:“长生天呀长生天,你救我不救?”喊声刚落,只听一声巨响,这柄苏鲁德突然从天而降,挂在树梢上不动了。木华黎根据成吉思汗的授意,站在枣骝公马的背上,将其取了下来。从此,成吉思汗把它举到哪里,哪里就奏起凯歌。如今的禄马风旗上所描绘的就是这段传奇的故事。当中的矛头就是苏鲁德,日月代表苍天,圆木盘象征苏鲁德承接于树上,缨子用枣骝公马的鬃毛做成,表明苏鲁德取于马上。那矛头两边的两股形成的U形,就是那个朝天反置的马鞍。 这柄苏鲁德原来供奉在鄂托克前旗查干陶勒盖苏木,每逢成吉思汗陵大祭的时候,要由一匹枣骝公马把它驮到一个名叫千棵树的地方,进行祭祀活动。据说从来没有人靠近过的野公马,驮上这柄苏鲁德以后,就像绵羊似的老实了。

      黄教传入内蒙古地区后,喇嘛们就抓住了禄马风旗大做文章,进行了一系列的大胆改革。原来的禄马风旗上只有一匹奔马,喇嘛们嫌力量不足,又在四角上加进了狮、虎、龙、凤,合称五雄,即所谓“四蹄系千家悲欢,一身备五雄之性”;还把释迦牟尼面前供奉的七宝八供,甚至五色、八卦、十二生肖、二十八宿都一股脑儿地绘了上去,空隙间又写满了密密麻麻的藏文经语。每个禄马风旗,只有经过喇嘛念经后才具备神力。

      于是,经过改革的禄马风旗,成了一个集众家之大成的神物,有对自然的崇拜,有对祖先的祭祀,有对宗教的虔诚。在禄马风旗的旗杆下面,牧民们都用砖或者土坯垒个神台,上面砌个袖珍小庙或者挖个浅洞,用来燃放柏叶香火,至今每日早晚供奉两次。在鄂尔多斯,任何人不能对禄马风旗有丝毫亵渎的表现,不能冲着它的方向撒尿,不能把真正的马栓在它的杆子上。再好的朋友,也不能骑着马从禄马风旗的那根细绳下面通过。

      每到新年除夕之夜,家家神台东南都要燃起一堆旺火,将新印后又经过喇嘛念经的禄马风旗在旺火上面旋转着烘烤几下,再爬到神台上将旧的禄马风旗取下来,换上新的禄马风旗。接着,用火勺从旺火堆上挖几勺火炭,倒在神台上的袖珍小庙或者浅洞里,撒上香柏、白酒、红枣、圣饼焚祭。
这家的长者这时要面对神台跪下,全文背诵一遍《伊金商》,而后拿起螺号,手拍着灌进一些气去,呜呜地吹起来。声音低沉却有力,能够传到很远的地方,引得周围的螺号也一起响成一片,宣告新的一年来临。这时全家老少都要出来,围着旺火放鞭炮,观察天象云气,瞩望周围由于举火而显得很近的人家,倾听从那里传来的噼噼啪啪的鞭炮声,最后一起向神台跪倒,对禄马风旗三拜九叩,三绕九转,祈求它给未来的一年带来好运。

      除夕以后,禄马风旗就只能供奉不能打动了。如果打动,就是发生了意外。不是意外的喜,就是意外的忧。所谓喜者,就是生小孩儿,特别是生了男孩儿,禄马风旗要换新的,还有娶媳妇的时候,禄马风旗也要更新。所谓忧者,就是死了人,尤其是一家之主的男人死了,一定要把禄马风旗降下来。鄂尔多斯蒙古人自言人生只有三宴,出生满月时有去发宴,成年娶妻时有婚礼宴,老人去世时有入土宴。前两宴都是升旗,最后一宴是降旗。

 我的能力秀主页:http://www.wm23.cn/liuxiurong921217
我的梧桐子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28525968.html
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949628055
我的新浪微博:http://weibo.com/2949628055/profile?topnav=1&wvr=5&user=1

wubumao、(2014-11-0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