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话说得好,“百行孝为先”,尊敬长辈,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核桃庄乡陶家村就有这样一位孝子——刘永仓,他10年如一日,带病照顾着自己的父亲,用孝心诠释着人间的真情,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被评为“十大孝星”之一的刘永仓。
刘永仓是核桃庄乡陶家村一社的村民,2000年结婚以来,小两口相亲相爱,老人儿孙绕膝,生活过的不是很宽裕,但还算幸福。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就在2003年刘永仓的父亲患上脑溢血,导致半身不遂,行动不便,生活不能自理;在父亲患病的这10年里,刘永仓每天都陪伴在父亲身边,父亲的吃喝拉撒睡全包在他一个人的身上,他每天坚持给父亲擦拭、锻炼身体、空闲时间带着父亲在院里散散心,忙完农活了陪父亲聊天,给父亲解闷。
刘永仓告诉记者,这么好的社会里多活一天就能见很多东西,铁路、高速公路修过来都看见了,早去世的人都没见这些。闲了还推车带他去看看铁路,这样他也高兴着呢。”
俗话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在2004年,刘永仓自己患上了白塞氏综合症,这种病很难治愈,而且不能参加繁重的体力劳动。刘永仓说:“我父亲在2003年6月份患了半身不遂,他得病以后,到了第二年我也得了病,西宁、兰州哪儿都检查过了,病检查出来了,就是看不好,病根也去不掉。”
这种困难没有压倒刘永仓,妻子跟刘永仓商量后进行了明确分工,自己负责到外面打工,让刘永仓留在家里照顾父亲,顺便干干家务和农活。
起初身体还吃得消,可是随着刘永仓病情一天天的加重,动不动就要打针吃药,有时甚至到了卧床不起的地步。老人心情不好的时候还会发脾气,起初这让刘永仓左右为难,但刘永仓没有退缩,始终坚持把孝敬老人,照顾父母放在第一位。
平日里对父母一个小小的举手投足,看似不起眼,但正是这朴实、简单的行为却蕴含着大道理。刘永仓,用他的善良和孝心为父母的晚年撑起了一片爱的天空,也为陶家村及全乡人民尊老爱幼树立了一个好的榜样。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