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之路,走到花开的时候是否就能遇见春季?
并肩看旭日升起,正如枝头一朵初蕊的萌动。
-----题记
有时心里是羡慕陶公的,陶公隐居南山,生活是清苦了一点,但至少他没有违背自己的心意去生活。面对官吏的腐败与无能,面对处于水深火热自己却无法帮助的黎民百姓,他毅然退出了那个翻云覆雨的是非之地,即便“不为五斗米折腰”是对外公开的宣言,与人难言的是壮志消磨后身心的倦怠。但至少,陶公是自由的,他的心意是坚定的,没有被人所左右。活得简单而闲适。令人折服的不光是陶公一身正气,更是身处那个时代毅然放弃仕途归居田园的那份难得可贵的勇气。这是他的幸福,脱离了官场,过着“带月荷锄归”的生活,打趣式的看待“草盛豆苗稀”的无奈,虽是清贫,实则自由。
同样让我感触颇深的是林君复,“以梅为妻,以鹤为子”,待青梅成熟时便让小童挑着一担青梅到市集上去卖,卖青梅所得的钱便装在一只小竹篓里,买酒和家用时便让小童从竹篓中取钱。他的一生过得平淡,早年曾漫游江淮一代,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 书载其“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君复先生爱书法诗词,爱植梅养鹤,却唯独不爱这世间冰冷的繁华。宁愿一个人孤独终老,宁愿一个人承担闭目前仅余的念想,也不愿与人说起,在那潮水已平的江头,为谁平了心境。这是他的幸福,虽是孤傲得淋漓尽致,实则摄人心魂。
身处世事,就不得不去面对人心,就不得不去感悟人性,不得不去接受挑战。只有经历了历练的人生,才会完整,才会真正懂得,什么才是让自己刻骨铭心永不言弃的梦想,什么才是让自己倾尽所有也一定要抓住的机遇。
人本就渺小,在现实面前,更应该看清自己,而不是过分看重或看轻自己。脚踏实地,抛弃掉无谓的幻想与胆怯,让自己心平气和的去面对生活所给予的一切幸运与不幸,宠辱不惊,才配得上“君士”这一称谓。
所谓幸福,本就虚幻,本就为念想。在腥风血雨的乱世,有的人为了权势,为了荣利,放弃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众叛亲离,得到至高无上的地位,万人景仰的目光,难道这就是他所追求的幸福,如若他愿意回头看一看自己身后的世界,那一定是诡谲的黑暗,看不见一丝的人性和光亮。寺庙里的诵经人,守护着信仰,被善男信女所尊崇的佛主,不过是出于人们自身的畏惧和对未来的渴盼,渴盼有人能将他们带离人世这片苦海,渴盼幸福从天而降,悲悯的灵魂啊,如果不能自救,最终连信仰也会化为尘埃随风散去。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愿夕阳落下我不用在这世间流浪,愿日月星辰鉴证我避风的海港,愿青阳万丈我走在鲜花盛开的路上,愿黄梅时节我煮酒与德高望重的智者对唱,愿踏雪之时我亲见红梅怒放,愿我自己以后能够经明行修,虚怀若谷,处事不惊,随遇而安,愿我自己以后能够在这百转千回的世间让心中的真挚之情如细水长流,百世不绝。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