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的骄傲之乔羽

家乡区县: 济宁市任城区

1946年杏花盛开的时节,十九岁的乔羽因贫穷和战乱,告别正在就读的中西中学(现济宁一中前身),经共产党地下工作者的引荐,秘密进入晋冀鲁豫边区的北方大学就读。1948年毕业于晋冀鲁豫边区北方大学艺术学院。1948年华北联大与北方大学合并为华北大学,调入华大三部创作室,开始专业创作。 2010年4月9日,担任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名誉院长。

乔羽有过很多经典的作品,比如:

电影文学剧本《刘三姐》《红孩子》。 歌词《我的祖国》《牡丹之歌》《人说山西好风光》《让我们荡起双桨》《心中的玫瑰》、《难忘今宵》《思念》《说聊斋》《巫山神女》《夕阳红》《爱我中华》《祖国颂》等歌词表达了新时期中国人民的心声,因而他的作品广泛流传,成为人们传唱的经典之作。 《爱我中华》已载入北师大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播种希望》已成为北京石油学院附属小学校歌。《一方沃土》已 成为国立华侨大学校歌。

乔羽还在20多岁的青年时代,就创作了童话《龙潭的故事》,批评贪得无厌的人。这个时期的乔羽对哲学、政治、经济学颇感兴趣。这时,他从学校里被抽出来深入农村参与土改工作,写出了十二万字的《党尔砦土改经验调查报告》。土改工作团团长王任重对这篇观点鲜明,逻辑严密、文笔漂亮的调查报告赞不绝口,下令立即把乔羽调到冀南区政策研究室。然而,王任重的命令,最终却因中共中央的“这批学生谁也不能动,留等解放全中国统一使用”的命令化为泡影。这篇调查报告被当时的《冀南日报》加版转载,对推动当地的土改工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竟成了乔羽最早的“成名作”。这年乔羽二十岁。

我的能力秀主页:http://abc.wm23.com/yq941120
微博主页:http://weibo.com/u/3867123293
博客主页:http://blog.sina.com.cn/syq9094
梧桐子家乡网址:http://www.wutongzi.com/kan/shandong/rencheng.html

 

 

林夕(2014-04-1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