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聊城解放之初,筑先县民主政府批准将原状元街改名为郁光街。1959年,基层行政机构在该街设立,名为郁光街办事处。管辖范围为南半个古城区,于是郁光街便成了以楼东、楼西大街为界,光岳楼以南约0.5平方公里区域的泛称。
郁光街因纪念抗日英烈张郁光而命名。
张郁光(1904-1938)1905年生于济南。1923年考入北平师范大学,1927年参加北伐军,1928年开始,先后任泰安省立三中校长、省教育厅督学、曲阜二师校长。在曲阜二师,他购进大批马克思主义读物,聘请左翼作家任教,为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尽心竭力。1931年春,张郁光考入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教育系,1934年底毕业回国,受聘于北平师范大学。旋即投身于“一二·九”救亡运动。于1937年被选为中共北方局领导的“华北救国联合会”执委。“七七”事变后张郁光向中共提出入党申请,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的周恩来指出:“张郁光为党做了许多工作,经过长期考验,证明是个优秀的无产阶级先锋战士。”中共山东省委吸收张郁光为中共党员。
1938年1月,张郁光受中共豫鲁联络局派遣来聊城,由坚持抗日的范筑先司令委以少将高级参谋。是年5月出任聊城“政治干部学校”副校长,担负起培养抗日军政干部的重任。 1938年11月12日,日军进犯聊城,军民积极迎战。原计划将敌寇消灭于聊城外围。13日夜,聊城军民疏散一空,14日凌晨张郁光和中共特委撤至距城18里的道口铺,因不见范司令出城,张郁光等人返回城内催请范司令出城,因国民党反动分子的破坏阻挠,贻误战机,聊城四处城门被敌封锁。范、张等人只好固守待援。张郁光曾提议潜水或扎筏从护城河突围,均未能实施。11月15日上午9时,日军攻入城内,范、张等人与敌人展开激烈巷战,因寡不敌众,范筑先、张郁光等人为保卫聊城壮烈牺牲。
张郁光牺牲时年仅33岁。有革命历史回忆资料证实他牺牲于状元街①。郁光街办事处成立后,南半城的二十多条街巷、胡同都成为郁光街的一部分,它们是:郁光街(原状元街)、二府街、叶家园子、火神庙街、殷家园子、小太平街、牛角、柳树园、南顺城街、东口南街、老府院街、顾家胡同、安宅街、考院街、楼南大街(南口以南)②、二十里铺、西白衣堂街、老火神庙街、观前街、观后街、西口南街、蔡家胡同等。在那个崇尚英雄的年代里,这些小街巷、小胡同的居民都因为生活在这条以著名烈士命名的街道里而感到自豪。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