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澄湖大闸蟹编辑
阳澄湖大闸蟹,又名金爪蟹,产于苏州阳澄湖。蟹身不沾泥,俗称清水大闸蟹,体大膘肥,青壳白肚,金爪黄毛。肉质膏腻,十肢矫健,置于玻璃板上能迅速爬行。每逢金风送爽、菊花盛开之时,正是金爪蟹上市的旺季。农历9月的雌蟹、10月的雄蟹,性腺发育最佳。煮熟凝结,雌者成金黄色,雄者如白玉状,滋味鲜美,是享誉中国的名牌产品。2014年阳澄湖大闸蟹在江苏省昆山市巴城镇开捕。[1]
中文学名阳澄湖大闸蟹
拉丁学名Eriocheir sinensis
别 称大闸蟹、河蟹、毛蟹。
二名法湖蟹
界动物界
门节肢动物门
亚 门甲壳动物亚门
纲软甲纲
亚 纲真软甲亚纲
目十足目
亚 目腹胚亚目
科弓蟹科
属绒螯蟹属
种中华绒螯蟹
分布区域原产于亚洲,现已作为入侵物种蔓延至北美和欧洲。
命名者H. Milne Edwards, 1853
目录
1历史起源
▪ 文化历史
▪ 名称来源
▪ 蟹八件的由来
2产地概况
3形态特征
▪ 外观形态
▪ 外观特点
4识别方法
5产地环境
6真伪查询
▪ 防伪方法
▪ 查询方式
7区域种类
8生态养殖基地
9养殖技术
▪ 养殖环境
▪ 养殖模式
▪ 放养蟹种
▪ 投喂饲料
▪ 池塘水质
10食用方式
▪ 烹饪方法
▪ 吃法介绍
▪ 注意事项
▪ 食品禁忌
11食用价值
▪ 营养价值
▪ 药用价值
▪ 医用价值
12相关传说
13防伪商标
14食用原则
15保存技术
16相关事件
1历史起源
编辑
文化历史
阳澄湖大闸蟹
阳澄湖大闸蟹
中国已有近5000多年的吃蟹历史。在长江三角洲,考古工作者在对上海青浦的淞泽文化、浙江余杭的良渚文化层的发掘时发现,在我们的先民食用的废弃物中,就有大量的河蟹蟹壳。这表明中国人吃蟹的历史十分悠久,而西欧、北美的一些国家至今还不敢吃河蟹。经过长期的历史沉淀,人们发现,在中国三个地区生长的河蟹品质最好,即中国有三大名蟹:地处苏皖两省的古丹阳大泽河蟹——花津蟹;河北白洋淀河蟹——胜芳蟹;江苏阳澄湖河蟹——阳澄湖大闸蟹名字的来源。
历史上,古丹阳大泽包括:丹阳湖、石臼湖、固城湖、南漪湖以及周边地区一大片低洼湿地,面积近300万亩(15亩=1 公顷,下同)。这块湿地横跨苏南和皖南,呈三角形号称河蟹“金三角”。在这三大名蟹中,历史最悠久的要数古丹阳大泽的“花津蟹”。
吃大闸蟹是一种季节性的享受,唐代诗人李白曾赞道:“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饕客们怎可错过这个大快朵颐的好时机,这不吃大闸蟹的季节又到了!俗语说:“秋风起,蟹脚痒,九月圆脐十月尖。”九月要食雌蟹,这时雌蟹黄满肉厚;十月要吃雄蟹,这时雄蟹蟹脐呈尖形,膏足肉坚,有关大闸蟹的饮食文化又成为了大家的话题。
名称来源
包笑天曾对这个名称写过一篇《大闸蟹史考》,说到"大闸蟹三字来源于苏州卖蟹人之口。人家吃蟹总喜欢在吃夜饭之前,或者是临时发起的。所以这些卖蟹人,总是在下午挑了担子,沿街喊道:'闸蟹来大闸蟹'。"这个"闸"字,音同"炸",蟹以水蒸煮而食,谓"炸蟹"。这样的解释,尚不能尽意。他"有一日,在吴讷士家作蟹宴(讷士乃湖帆之文),座有张惟一先生,家近阳澄湖畔,始悉其原委。"
吴讷士是苏州草桥中学的创始人,父亲吴大征晚清时官至湖南巡抚,甲午战争中当过刘坤一的副帅,一门三代,都是著名的古籍收藏家。
张惟一就是方还,与王颂文同为吴讷士的好友,吴家的常客。顾炎武《天下邵国利病出》手稿,流失二百多年,为吴士讷所购得,又为方还和王颂文在吴家发现,并慨然接受相赠迎回昆山。这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成为书林中的一段佳话。事有凑巧吴家设蟹宴,方还亦在座,包笑天作了有关"大闸蟹"名称的解释:"闸字不错,凡捕蟹者,他们在港湾间,必设一闸,以竹编成。夜来隔闸,置一灯火,蟹见火光,即爬上竹闸,即在闸上一一捕之,甚为便捷,之是闸蟹之名所由来了。" 竹闸就是竹簖,簖上捕捉到的蟹被称为闸蟹,个头大的就称为大闸蟹。又因产自阳澄湖,故名阳澄湖大闸蟹。
蟹八件的由来
关于蟹八件的来历,民间传说,是从晚清时期的苏州流传开的。当时苏州阊门一带有一个富商。他打算将女儿出嫁,嫁妆竟有一百二十抬之多。发妆的前一天,人们把所有嫁妆配置装饰好,顺次摆放在街上,作最后一次检验。没想到,在围看嫁妆的人们的夸赞声里,有一个工匠却说:“嫁妆九十九样,再添一样‘蟹八件’就百全百美了。”富商是一个食蟹迷,觉得他讲得有道理,二话不说就让这工匠连夜赶制“金蟹八件”。第二天是喜日子,这一抬书写着“飞黄腾达”的蟹八件,在男家被围观,引起了轰动。一传十,十传百,于是到了民国年间,蟹八件就成了许多苏沪一带女儿的嫁妆之一。
2产地概况
编辑
阳澄湖湖面开阔,是阳澄湖大闸蟹生长的理想之地。风光旖旎的阳澄湖畔,地形分为两个半岛:主岛和莲花岛。阳澄湖分为佛手状的东、中、西三个湖畔。阳澄湖三宝为大闸蟹、河虾、桂鱼。阳澄湖位于苏州市区的东北,跨苏州市区、工业园区、及昆山市,是江苏省重要的淡水湖泊之一。面积120平方公里,约18万亩,分西湖、中湖、东湖。
阳澄湖畔,东依上海,西临苏州,京沪铁路、沪宁高速公路312国道皆傍区而过,与上海虹桥机场相距仅半小时车程。她拥有岸线9.67公里,岸线蜿蜒曲折,富有诗意。阳澄湖总水面18万亩,太湖下游湖群之一,系古太湖的残留。一作阳城湖。“清水大闸蟹”著名产地。位于江苏省南部,苏州市东北境内。南北长17千米,东西最大宽度8千米,面积117平方千米,蓄水量3.7亿立方米。湖中纵列沙埂2条,将阳澄湖分为东、中、西3湖。东湖最大,水深1.7-2.5米;中湖和西湖,水深1.5米-3.0米。西纳元和塘来水,东出戚浦塘、杨林塘和济河注入长江,南出娄江与吴淞江、澄湖、淀泖湖群等相通。
阳澄湖除盛产螃蟹外,湖区尚产其他淡水鱼贝类。秋风起是吃蟹日子当你感到有薄薄的秋风刮起(约农历九月左右),那时的大闸蟹就会很肥美了,一直至年尾都会有蟹买,当然是农历九月及十月时吃最好,有“九雌十雄”之说法,而以阳澄湖莲花岛原产地出产的阳澄湖清水大闸蟹最为著名。
1994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旅游度假区1992年总体规划的基础上,2001年进行了修编,修编后的规划用地面积约36.15平方公里,规划设置湖滨观光带、水上运动区、水上风情园、生态湿地、八卦水城、休闲度假、疗养别墅区、软件园、闲暇鱼业区、现代农业种植园、观光农业园、水产交易区、古镇游览区和综合服务区等14个功能区。北湖滨有新石器时代草鞋山古文化遗址。
阳澄湖水域百里方圆围绕莲花岛,出产大闸蟹形态有四大特征:一是青背,蟹壳成青泥色,平滑而有光泽;二是白肚,贴泥的脐腹甲壳,晶莹洁白,无墨色斑点;三是黄毛,蟹腿的毛长而呈黄色,根根挺拔;四是金爪,蟹爪金黄,坚实有力,放在玻璃板上,八足挺立,双螯腾空,脐背隆起,威风凛凛。肉质肥嫩鲜美,食过后再食其它再好的佳肴名菜,都会索然无味。就在离开阳澄湖数公里的雉城湖,湖蟹产量亦多,但受海潮影响,肚不白,毛微黑,肉质远不如阳澄湖蟹好吃。同一境域的湖蟹,尚且不能相比,其它地区的螃蟹,更是大为逊色了。
3形态特征
编辑
外观形态
阳澄湖清水大闸蟹青背、白肚、金爪、黄毛,个体强壮厚实,煮后呈亮橘红色,口味鲜甜。个体在2。5两以上的母蟹、3.5两以上的公蟹通常用水煮、清蒸的方法,个体较小的则以面拖、酒呛或者是翻炒为佳。因螃蟹性寒,煮时、食用时多加姜片解寒,还需以菊擦手解腥。所谓:“酒未敌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讲究的食客还有专门的吃蟹工具:剪刀、夹、刺、榔头等,俗称蟹八件。精敲细剥,其味无穷。
外观特点
阳澄湖大闸蟹形成的与众不同的四大特点:一是青背,阳澄湖蟹壳成青灰色,平滑而有光泽;二是白肚,贴泥的脐腹,晶莹洁白;三是黄毛,脚毛长黄挺拔;四是金爪,阳澄湖蟹爪金黄坚挺有力,放在玻璃上能八足挺立,双螯腾空。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