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木雕

家乡区县: 江苏省吴中区

苏州木雕编辑
苏州木雕是一种江苏省的汉族民间雕刻艺术。苏州地处水陆交通要冲,为中国沿海地区一大商埠,这为文化交流提供了先决条件,为苏州木雕艺术至臻完美起到了互补作用。苏州木雕在发展中逐渐“细化”,各类品种由艺人专门雕刻。如专雕神佛的,专雕家具的,还有专做微型小件,包括笔筒、砚盒,以及花卉、鱼虫等艺术品。在木雕形式上,有“实地雕”、“镂空雕”、“阴雕”、“阳雕”等。一块平常的木料,经过艺人的构思,雕成一幅错落有致的立体画面,起到“自然天成,古朴雅趣”的艺术效果。
中文名苏州木雕
种 类实地雕”、“镂空雕”、“阴雕”
艺术效果自然天成,古朴雅趣
物 件床、榻、箱、桌
代表作唐僧西天取经图
著名人物赵子康
目录
1名词诠释
2历史溯源
3品种类别
4风格流派
5近代名品
6艺术雕刻
7获奖精品
▪ 艺术作品
▪ 红木小件
▪ 红木家具
1名词诠释
编辑

黄杨木雕山水人物山子
黄杨木雕山水人物山子[1]
木雕是以木材为原料,雕刻各种形象的艺术品。苏州木雕是江苏苏州汉族民间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某种意义上讲,木雕作品是实用和美术的统一载体。它所表达的主题,既要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又要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具有实用与美观统一的特性。[2] 艺术木雕通常是指构思精巧内涵深刻,有独创性,能反映作者审美观、艺术方法和艺术技巧的作品。艺术木雕一般都是由作者一手设计制作完成的,所以他能始终贯穿并把握创作的意念与追求。艺术木雕的创作方法除了与其它雕塑材料一样是用形体来表现客观世界的人和物,或写实、或夸张、或抽象,还要结合利用木材的特性,从原始材料的形态属性中挖掘美的要素,以充分体现木 雕艺术的趣味和材质美。
艺术木雕的题材内容及表现形式一方面取决于作者的艺术素养及兴趣爱好,另一方面也是取决于木材的天然造型和自然纹理,也就是“因材施艺”。艺术木雕的表现手法丰富且不拘一格,有大刀阔斧、粗犷有力;有精雕细刻、线条流畅;有简洁概括,巧用自然美。好的艺术木雕不仅是雕刻家心灵手巧的产物,而且也是装饰、美化环境、陶冶性情、令人赏心悦目的艺术品,故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3]
2历史溯源
编辑

黄杨木雕“钟馗搜山”图笔笔筒
黄杨木雕“钟馗搜山”图笔笔筒[4]
历史表明,苏州木雕在古代汉族信仰民俗上早已有所表现。两千五百多年前,在阖闾大城建成时,蟠门(盘门)城楼上竖着一条木刻的“蛇”,作为尅“越”的吉祥物。在有着三千年以上历史的草鞋山出土文物中,除了农具、玉、石刻外,更有木刻件的遗存。反映了木雕从原始信仰,到生产、生活、礼仪和社会习俗等方面,已成为历代先民随着文明的步伐,在不断地“为我所用”。殷书中将木雕列入“六工”之一。唐宋时期,岁时、年节、庙会、婚丧、寿诞、礼仪等民间信仰、习俗已经成熟,特别自明代以来,居民生活普遍由低位坐卧而变革为高位后,越发推动了木雕装饰美术的发展。
苏州地处水陆交通要冲,为沿海地区一大商埠,这为文化交流提供了先决条件,为苏州木雕艺术至臻完美起到了互补作用。在苏州的宋代建筑中,可以看到趋吉纳福的木雕装饰,如“凤穿牡丹”、“双龙抱珠”、“桃李佛手”,以及各种博古、回纹、香草、暗八仙等连锁花纹,显示着在那个年代里,苏州从事木雕的工匠在艺术构思上已经强化了装饰性的意识。[2]
3品种类别
编辑

苏州木雕品种繁多,大致为:床、榻、箱、桌、椅、柜、台、几、案、屏、座、架、笼、盘、罐、筒,以及花轿、马桶、砚盒、首饰箱、菜盒等生活用具。在建筑上更为广泛,在门、窗、梁、檐上进行雕饰。用于宗教性和神话性的木雕作品同样极为丰富,如堂名灯担、佛像、龙船、木俑、木偶等,而在棺木的符头上雕花亦为一绝。总之,木雕作为艺术,切入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之中。[2]
4风格流派
编辑

黄杨木雕佛手摆件
黄杨木雕佛手摆件[5]
从苏州现存的具有代表性的木雕作品中,可以看出苏州木雕独具的“精、细、雅、丽”风格,被誉为“苏式”木雕,与安徽、南京、宁波并称为“四大流派”。
1417年(明永乐十五年),苏州香山匠人蒯祥,应召参加北京宫城建筑。据《香山小志·人物》记载,缅甸国王向明王朝进献一根巨木,皇上旨意定为大殿门槛之用。有位木匠不慎,在开料时锯短了一尺多。那位木匠惊惶万分,只好向蒯祥直言。蒯祥仔细看后,亲自动手,又将木料锯去一尺多。在众人万分惊奇之际,他交待身边木工,在木头两端雕上两个龙头,在边上镶嵌上一颗大“珠子”,用活络榫头装卸。这便是后来所称的“金刚腿”。从这段叙述中,可以看到“以雕补拙”的妙用,反映了当时蒯祥等木工在木雕上的高超技能。
清代后期,有“烂泥吴鲍,木头金宝”之说,说的是香山匠人吴小胖、鲍子阴、金宝,手艺四方有名,各立门户,已成为技艺的掌门人。适逢苏州兴建西园戒幢律寺,在共同制作大殿三世如来佛像时,彼此间配合常常有失协调,更难分手艺高低,故而吴小胖和金宝以各自独雕一尊济公和疯僧作为竞技。两人倾心作业一年之久,亮相后引起苏城一大轰动,济公形态传神,面部表情多变,似笑非笑,似哭非哭,一副善良、温存、可亲的姿态。疯僧腰束一根丝带,带子飘然欲动,纹路疏密有致,人物栩栩如生,达到了乱真的地步。充分显示了苏州木雕艺人的智慧、才能和创造性。[2]

花枪一壶酒(2014-11-0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