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记载,民国年间万寿宫原址一带曾有一座高耸的大门,悬挂着红底金字竖匾,上书“道院”,此组织属慈善机构。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后,这个地方又挂过“红十字会”的牌子。到了1941年,道院故址建起了学校,名为“东临道联立师范”,系日伪占据聊城时兴办的一所学校。1945年9月抗战胜利后,东临道联立师范改为“聊城简易师范”。1947年1月,聊城解放,聊城简易师范亦解散。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万寿宫原址曾设立过聊城地区公安处和聊城地区中级法院,再后来就改为了聊城地直机关家属院。
2010年11月16日聊城日报记者刘庆功、路子强、王忠友在道署西街某住宅院内发现一块“聊城道院”石碑。该石碑正面上端书“聊城道院”四字,中间用行书写“道基”二大字,日期署“太岁乙丑桃月立石”,下署“臧惟庶 王□□侍此”。碑身的右上部分上下排列着两个类似英语字母“g”的符号。碑背面上有楷书“万载道基”四字。下部有一长方形图形,内书“宅图”,边上写长宽各多少步。其他部分文字多模糊难辨。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