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里所说的哲学,就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我们要运用它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研究和思考战国时期齐、魏两国的马陵之战,从而得出相应的科学结论。所以,我这篇文章的题目就叫作关于马陵之战的哲学思考。
我想谈三个问题:
一、马陵战址的再次确认。
二、利用马陵战址重塑马陵新形象
三、学习运用孙膑兵法重振大张雄风
一、马陵战址的再次确认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唯物论,其核心就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从客观事实当中,经过详细、深入地调查研究,求出符合实际的结论来。
1991年为了配合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在聊城召开《孙子兵法与企业经营管理国际研讨会》,我花了一些时间和精力,对战国时期大军事家孙膑的生平、事迹及其兵法进行了一些研究,同李泉等同志一起编辑出版了一本书《孙膑兵法》。我个人在报刊上也发了几篇文章,同时为莘县马陵之战处撰写了一篇碑文。这篇碑文,得到时任县委书记白志刚同志的支持,拨专款在大张家镇马陵村立碑一座,以此作为永久的纪念。
今年六月我接到莘县马陵之战学术研讨会组委会的邀请函,要我与会。八月我去青岛孩子家避暑,女婿是理工大学历史学教授。他为我找了二十多本古代史学书籍,为我这次的论文提供了较为丰富的资料。特别是,他所提供的1978年辽宁大学历史系出版的《中国古代史地图》中的《战国时期形势图》,对我研究马陵战址更有其独特的意义。
该图明确的显示,战国时期有三个马陵。
一个是河北省邯郸的西北约400里处的马陵,在今河北省阳邑南面,时属赵国。
一个是河南省开封的东南约300里的马陵,时属卫国。
再一个就是咱们山东省的莘县大张家镇这个马陵。
从地理位置上看,当时的马陵之战是不可能在前两个马陵打的,从大量的史料看,在我们莘县这个马陵道是有充分依据的。
请看以下资料:
第一、1979年9月刘泽华等编著的《中国古代史》上说:“公元前341年围魏救韩的马陵之战在今山东濮县北。”①。
第二、1979年5月朱绍侯主编的《中国古代史》上说:当时的马陵在“今河北大名东南。”②1984年2月郭伯南、刘福元著《新编中国史话》也取此说法。③
第三、1979年2月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上说:马陵在“今山东范县西南”。④
第四、1980年1月上海出版的《中国古代史辞典》⑤、《中国古代史辞海》⑥、1984年9月项观奇著《悠久的古代历史》⑦、1986年3月霍印章著《孙膑兵法浅说》⑧、1992年王阁森、唐致卿主编的《齐国史》⑨都说:马陵在“今河南范县西南”。
第五、1993年3月鄄城县孙膑研究会编《孙膑初探》上说:马陵在“今河南范县西南二十里马陵村”。⑩
综上所述,共有五种说法:
一说:“山东濮县北”。
二说:“河北大名东南”。
三说:“河南范县西南”。
四说:“山东范县西南”。
五说:“河南范县西南二十里马陵村”。
这五种说法所指的方向都是一致的,但都不具体,而且有误,特别是都没有明确说马陵在今山东莘县大张家镇马陵村。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