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光岳楼。

家乡区县: 聊城市东昌府

光岳楼位于古城中央,建于明洪武七年(1374年),其通高33米;分五层而建,暗对河洛之数。光岳楼是历史文化名城聊城的标志性建筑,也是目前我国现存的最高大、最古老的古楼阁之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聊城光岳楼由当时的东昌卫守御指挥佥事陈镛出于“严更漏而窥敌望远”的军事需要用修城所剩余的木料修建的,当时,人们称它为“余木楼”。又因此楼有鼓声报时的功能,人们也称之为“鼓楼”。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知府杨能在维修该楼时,因地而名,称之为“东昌楼”。明弘治九年(1496年),吏部考功员外郎李赞过东昌,访太守金天锡先生,共登此楼,对该楼赞叹不已,“因叹斯楼,天下所无,虽黄鹤、岳阳亦当望拜。及今百年矣,尚寞落无名称,不亦屈乎。因与天锡评命之曰‘光岳楼’,取其近鲁有光于岱岳也”。此后,历代重修碑记中,一直沿用“光岳楼”的名称。

光岳楼外观为四重檐歇山十字脊过街式楼阁,从构造上可分为墩台和主楼两大部分。

光岳楼是江北第一名楼,也是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它是宋元建筑向明清建筑过渡的代表作,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光岳楼从建筑形式而言不只是左右中轴对称,而是四象、四隅对称,是元点对称,表现出一种圆融和谐之美,接天纳地,达到天、地、物、人的合一。

光岳楼从结构上可分两大部分。

凤城,聊城在历史上曾雅称为“凤凰城”,简称凤城,仙阙是指神仙居住的楼阁。阆苑和瀛州是指古代神仙居住的地方。这两句话盛赞了聊城的独特的景观。

光岳楼的建造与聊城在历史上的地位及古城池的建造有着密切的联系。

ruiqi(2014-11-0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