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万寿观与万寿宫

家乡区县: 聊城市东昌府

聊城城内的建筑繁多,构成了一个恢宏庞大的建筑群,在山东各署府中可算首屈一指。其中有非常引人注目的万寿观,是专门为了供皇帝巡幸驻跸而建造的。清代康熙、乾隆二帝巡幸全国,曾十余次经过聊城,故此处万寿观的建筑规模也相当可观。这个建筑群由宫门和两座大殿、四座东西朝房组成,其余还有守宫人役住房等。 聊城万寿观在万寿观街海源阁西邻。万寿观原为“聊城古八景”之一——仙阁云护,占地面积一万平方米,明代古建筑群,道家胜地,供奉上八仙及下八仙。现已初步规划土地六十亩,建筑规划布局为仿古建筑院落,内设三殿,供奉道家诸仙。

万寿观为聊城最早的庙宇建筑(早于古城的建造年代,聊城曾流传“先有万寿观,后有凤凰城”之说),在现东昌府区招待所西院墙外。万寿观原名房老庵,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后军都督金荣奏改此名。观内建有被称为聊城八景之一的“仙阁云护”的昊天阁,还有三清殿、郁罗霄台、悬九龙锺的特室。

伴随着古城区的改造拟重建。

二、万寿宫

江西会馆位于聊城东关闸口北古运河东岸路东,今东昌府区公安局分局保安公司南邻。由江西商人集资兴建。主要建筑有山门、奎星楼、戏楼、看楼、大殿、春秋阁等。另原有碑刻十七处,不知毁坏于何时。聊城文史研究的刘洪山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期聊城街市古建筑示意图忆述》一文中说:“从闸口沿运河东沿的闸北街,经过昔日繁华遗留下来的栉比鳞次的旅馆客栈、饭馆茶肆,约二米,即是建于道光十年的江西会馆……”。江西会馆也叫万寿宫,万寿宫是为纪念江西的地方保护神——俗称“福主”的许真君而建。在万寿宫平面图上可以看到,万寿宫对着运河的是“店面”,进门后是“戏台”,再往里是“大殿”,最后是“廊屋”、“后阁”和“厨房”。这说明,万寿宫是商人居住的地方。

在山陕会馆的后花园,有一座玻璃罩内的石碑─—这通光绪年间的石碑就是“万寿宫的平面图”。万寿宫就是江西会馆,石碑显示:万寿宫进门就是戏台,过戏台两边是看台和钟鼓楼,向前走则是神殿,神殿后面是阁楼,左右有屋廊。

许真君说的是许逊,许逊(239—374),字敬之,豫章南昌人,东晋道士,净明道派尊奉的祖师。相传著有《灵剑子》等道教经典。据道书记载,少以射猎为业,一日入山射鹿,鹿胎堕地,母鹿舔其崽而死。许逊怆然感悟,折弩而归,始栖托西山金氏之宅修道。闻豫章(南昌,或泛指江西)人吴猛得术士丁义神方,乃拜大洞君吴猛为师,传三清法要。后乡举孝廉,于晋太康元年(280)出任旌阳令,人称许旌阳,又称许真君。许逊祖籍汝南(今河南许昌),其父许肃于东汉末年率家避战乱迁居南昌,吴赤乌二年(239)许逊出生于南昌县益塘坡(今麻丘乡)。他赋性聪颖,博通经史、天文、地理、医学、阴阳五行学说,尤其爱好道家修炼法术。二十岁举为孝廉,屡荐不就。二十九岁拜西安(今修水)大洞君吴猛学道,尽得秘传。三十六岁时与文学家郭璞结伴遍访名山胜地,最后选择南昌西郊的逍遥山(今新建西山乡)隐居,只求修炼,不愿为仕,平日以孝、悌、忠、信教化乡里,深为乡人尊敬。直至西晋太康元年(280)四十二岁时,因朝廷屡加礼命,难于推辞,才前往四川就任旌阳县令。

ruiqi(2014-11-0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