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的摄城即微子城,城址疑在今聊城东北9公里处今蒋官屯镇邓屯一带。 微子,名启,又作开。微子城是商纣王之庶兄微子受封之地。商纣王将其庶兄启,封于微地,受以子爵,因之封地称为“微子城”。启因纣王沉湎酒色,昏乱暴虐,曾多次进谏,纣王不听,愤而抱祭器出逃于封之微地,微地在今聊城境内。宋《太平寰宇记》在聊城条目中记载:“聊城县微子城,纣之庶兄封于此,有故城存焉。”可见,微子城在聊城县境内,直到宋代尚有遗城留存。
清乾隆元年《东昌府志》及清宣统二年《聊城县志》载,聊城有微子城,在聊城城西十八里。《名胜志·城冢志》记载:“微子城在聊城县东北十八里,世传商纣时微子所封。” 清宣统二年(1910)的《聊城县志·古迹》也记载:“微子城,在县东北十八里。”而清代的著名学者叶圭绶说:“摄城在博平之南30里,亦名微子城,又名郭城。”《考古录》上说:“据《聊城县志》图,微城所在,在古摄城(聊城县东北有摄城),摄城临黄沟,黄沟亦称湄河。”考“微”、“湄”二字古通用,湄河即微河。故微子城即摄城,亦即摄国故城。
武王伐纣灭殷后,微子改封于宋(今河南商丘西南)。死后葬于微山(今山东微山县微山岛),相传微山即以微子而得名,微山现尚有“殷微子墓”石碑。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