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闽江口,孕育着福州的梦想,引领着福州的未来。
今天,新的期冀正在升腾。不久前召开的市委十届八次全会,审议通过了《福州新区建设行动计划(2014~2020年)》。这标志着福州未来发展的主攻方向——福州新区进入全面推进的新阶段。
全力推进福州新区开放开发,是传承弘扬“3820”工程战略精髓,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和“功成不必在我”理念,在更高起点上加快建设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的战略举措。
作为福州发展战略的主要区域,福州新区所处位置是福建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重点开发区域。未来,这里将是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的先行区、核心区、示范区,也将是拓展省会城市发展空间、辐射带动福建加快发展的新增长极。
潮涌闽江千帆起,福州新区正发力崛起! ■记者刘复培
一以贯之传承弘扬“3820”工程战略精髓
当前,福州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建设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放眼全国,东部地区率全国之先。立足福建,区域发展同样呼唤自己的“率先之城”。这里,福州之于福建,如东部之于全国,是“率先”的必然之选。
那么,福州“率先”的发力点在哪里?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把目光转回到1992年。“我们是站在创造未来的源头上,就应当树立超前意识,敢做时代的弄潮人。”时任中共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倡导并主持编制了《福州市2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设想》(简称“3820”工程),科学谋划了建设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的战略布局。
20多年来,经过历届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一茬接着一茬干,这一战略布局已经形成,引领奠定了今天福州产业基础和城市格局。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3820”工程战略设想所开启的发展征程还在继续。这些年,福州市积极发挥省会中心城市的龙头引领作用,不断加快“东进南下、沿江向海”步伐,已逐步实现发展建设重心从闽江、乌龙江时代向滨海时代的跨越。
去年8月,市委十届六次全会作出全力推进福州新区开放开发,在更高起点上加快建设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的战略部署。根据发展规划,福州新区规划控制面积1892平方公里,涉及罗源、连江、马尾、仓山、长乐及福清等6个县(市)区60个乡镇(街道),涵盖8个国家级、5个省级和4个市级经济开发区。
新近实施的《福州新区建设行动计划(2014~2020年)》提出,要重点实施基础设施建设、现代产业发展、重大平台建设、推进新型城镇化、改善社会民生、积极体制改革创新等六大行动。《行动计划》提出,力争到2020年底,福州新区城市框架、现代产业、基础设施及生态体系构建取得明显成效,对台先行先试作用有效发挥,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明显提升。
产业引领 支撑闽江口强势崛起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承载着梦想、承载着期待,福州新区南北“两翼”产业发展战鼓隆隆,到处都是热火朝天的场面。
10月1日,在罗源湾南岸的连江可门开发区,申远己内酰胺项目启动一期桩基施工作业,这标志着全球最大的己内酰胺项目正式动建。该项目总投资400亿元,是今年福州新区产业项目中最大的手笔。这只是揭开了纺织化纤产业的一角。未来,可门工业区将形成全球产业链最完整的锦纶生产基地。
在罗源湾北岸,宝钢德盛40万吨冷轧不锈钢生产线已经投产,仅这一条生产线就可新增产值8亿元。“从2011年至2013年,企业产值累计达到275.2亿元。”宝钢德盛冷轧厂厂长季志雷说,“引进这条生产线,标志着宝钢德盛冷轧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以此为龙头,一个千亿级的不锈钢产业正在罗源湾加快崛起。
10月18日,位于福清江阴开发区的石化科技园12号码头,由中国软包装集团投资的中景石化一期低温罐区10万立方米丙烷丙烯罐作业区,工人们用“气升顶”施工技术安装储罐穹顶。投资150亿元的中景石化科技园,全部建成投产后总产值可达400亿元,将在亚洲乃至全球处于领先地位。
同样位于江阴开发区的天辰耀隆项目,18个月内完成了40亿元投资,创造了中国化学集团所投资项目的最快速度。“天辰耀隆项目的投产,吹响了园区建设千亿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的‘冲锋号’。”福清江阴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施家雄说,随着5个总投资550亿元的大型化工项目落地开建,江阴化工新材料专区已形成“雁阵效应”。
在福州临空经济区,与航空相关联的临空产业集群和五大产业园区平台正在加快建设。“‘一区多园’是福州临空经济区的战略性产业发展定位。”福州临空经济区管委会副主任陈立武说,目前,临空经济区已有网龙动漫、明一食品、锦江科技等一批大型企业。今年1~8月,园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33.74亿元。
凭天时之利、地利之便、人和之势,一批好项目、大项目正源源不断汇聚福州新区。10月10日,福州市民营企业投资项目推介会在榕举行,共有60个项目上台签约,总投资1038亿元,其中福州新区项目48项、总投资827亿元。
“这些项目的落地,将为福州新区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市经委有关负责人说,“并不是什么项目都能进福州新区,我们决不走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
基础先行 拉开新区开发建设框架
蓝图之上,条条大路铺设开来;号角之下,一张张“规划图”正变成“施工图”,继而成为美好实景,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在长乐美丽的海岸线上,滨江滨海路项目正在加快施工,其中三沙湾至南北澳段大部分路基施工目前已完成,主通道通车在即。长乐滨江滨海路项目是福州滨海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为集交通、观光、休闲、生态为一体的城市主干道。
今年元旦,琅岐闽江大桥竣工通车,福州滨海大通道建设由此提速。按照工期,全长276.7公里的福州滨海大通道,年内将完成全线前期工作并全面动建。建成后,这条大通道将串联福州沿海深水外港、工业园区、滨海开发区和新兴城镇群的重要交通干道,打造福州向海发展“大动脉”。
另一个跨海而行的交通大工程——福州至平潭铁路,全长88.433公里,设计时速200公里,仅福州段总投资就达109.13亿元。今年前8个月,福州至平潭铁路累计完成投资10.43亿元。建成通车后,福州至平潭仅需30分钟。此外,福州东绕城高速、东部快速通道年内有望动工,计划2016年竣工。届时,东绕城高速将串起福州沈海高速复线、西北绕城高速等,连通连江、琅岐、长乐、闽侯等地,进一步扩大福州城区,与福银高速围合形成福州的“四环路”。
今年8月,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福清核电站1号机组实现首次并网。该项目总投资879.17亿元,预计至2020年6台机组全部建成发电。按照计划,明年,福州新区还将加快推进城市轨道交通等重大项目,打通内外快速连接通道。与之相适应的,还有区域性航运枢纽、空港和基地航空、市政公用设施建设,也将全面推进。
今年,市级重点项目480项,年度计划投资1601亿元。其中,福州新区的项目占300项,年度计划投资1000亿元。1~9月,福州新区300项重点项目共完成投资823.74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82.34%。随着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福州新区的综合承载能力明显增强。
做“新”文章 激发区域发展活力
新区之“新”,不只是空间之新,也绝不是其他新区的简单复制。建设福州新区,不仅在于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战略,更在于发展理念之新、开放格局之新、体制机制之新、规划建设之新。
这块189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如何加快促进产业集聚、功能集成?
答案是明晰的——做好“新”文章,把福州新区建设成为改革的“排头兵”和“试验田”。
今年8月29日,福州新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工作人员入驻动员会。此前,新区办首批30名工作人员已入驻新区办大楼。按照“小政府,大服务”的思路,福州新区办积极推行扁平化管理方式,各项日常工作已进入正轨。除了建立内部办事规则和工作流程,新区办还建立了工作例会制度,定期研究协调新区规划建设问题。
不论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产业投资,福州新区建设都离不开大量资金,融资问题成为最现实的问题。为此,新区办积极构建政银企融资对接长效机制。7月18日,福州新区举行重点项目融资对接签约会,促成了8家银行与15个新区项目达成融资意向。此举将吸纳更多社会优质资本捷足先登,参与建设福州新区。
“我们不能等,必须创新服务机制,必须争分夺秒去干!”这句话,已成为福州新区建设者们的共识。在福州新区建设中,简政放权正成为应有之义。为此,福州新区将进一步优化审批环节,建立服务绿色通道,为推动福州新区开放开发营造良好政务环境。可以说,在新区建设的征程中,每天都上演着激情与速度的奇迹。
梦想,总给人以激情。福州新区这片沸腾之地,必将书写出一个筑梦圆梦的鲜活样本!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