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江南---宁夏(三)

家乡区县: 西吉县

行政区划

2010年9月,宁夏回族自治区辖5个地级市,9个市辖区、2个县级市、11个县。

地级市          车牌     邮编区号                  市辖区、县级市、县

银川市         宁A      750000 0951       兴庆区金凤区西夏区灵武市(城区街道),永宁县杨街道),贺兰县(习岗街道)
石嘴山市      宁B      753000 0952       大武口区,惠农区平罗县(城关镇)
吴忠市         宁C      751100 0953       利通区红寺堡区(红寺堡镇) 青铜峡市(小坝镇) 同心县(豫海镇) 盐池县(花马池镇)

固原市         宁D      756000 0954       原州区西吉县(,吉强镇,),隆德县(城关镇),泾源县(香水镇),彭阳县(白阳镇)
中卫市        宁E       755000 0955       沙坡头区中宁县(宁安镇),海原县(三河镇)

文化艺术

宁夏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回族、维吾尔族、东乡族、哈萨克族、撒拉族和保安族等信奉伊斯兰教,汉族中的部分群众信仰佛教、基督教、道教、天主教。全区现有清真寺3300多处,阿訇4000多人,满拉6000多人,伊斯兰教协会13个。还有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寺观教堂200处,各类宗教职业人员5000余人。据史书记载,明代就有规模宏大的清真寺,现存较著名的清真大寺有银川南关清真寺(原寺始建于1915年)、永宁纳家户清真寺(始建于1524年)、同心清真大寺(始建于1573年,后曾三次重修)。宁夏自魏晋始就有佛寺。唐朝时宁夏灵武一带已有不少寺院和僧道。西夏时,曾把佛教定为国教,西夏皇帝多次向宋朝献良马,乞赐佛经。公元1055年,西夏毅宗发数万人建承天寺(今银川西塔),藏《大藏经》,并到处修建寺庙。清康熙年间,宁夏境内出现过十八位著名的和尚。宁夏的天主教、基督教传入也较早。解放时,有天主教堂12座,神父12人(外籍6人,中国籍6人),修女17人,教徒约2000人左右。基督教于1879年传入宁夏,平罗、银川、石嘴山、中卫、中宁等地仍有少数基督教徒。

回族礼仪:

1.沐浴

宁夏风景图沐浴是回族最重要的风俗之一,也是重要的道德要求。回族的沐浴,可分为大净和小净。“沐”即小净,“浴”即大净。小净的洗法有若干程序:洗两手至腕部;洗两便;漱口;呛鼻;洗脸;洗两手至两肘;抹头、抹耳、抹额;洗脚至两踝骨。大净,就是用清洁的水洗涤全身。沐浴源于宗教活动,《古兰经》中讲到:“信道的人们啊!当你们起身去礼拜的进候,你们当洗脸和手,洗至于两肘,当摩头,当洗脚,洗至两踝。如果你们是不洁的,你们就当洗周身。如果你们害病或旅行,或从厕所来,或与妇女交接,而得不到水,你们就当趋向清洁的地面,而用一部分土摩脸和手。”现在不仅信教的回族群众常洗大小净,就是不信教的回族也洗大小净,这已经形成了一种风俗习惯,人们越来越多地注重沐浴给身体、身心带来的益处,把沐浴看成是调节精神的方法,是洗涤灵性、修养德性的途径。

2.洗涤衣服

回族重视人的外表,认为外表可以影响内心,衣服是外表的重要内容。《古兰经》中对衣服有特殊的意义:“阿丹的子孙啊!我确已为你们而创造遮盖阴部的衣服和修饰的衣服,敬畏的衣服尤为优美。”回族的解释是,真主为人类造下的衣服有三种功用,第一个功用是保护身体,第二个功用是增加美观,第三个功用是藉外表美丽人的精神。既然衣服有如此功用,对衣服就应给予相当的重视和严格要求,讲究清洁卫生就必须从衣服着手。《古兰经》上说:“你应当洗涤你的衣服,你应当远离污秽。”在回族群众看来,如果衣服脏了,加之不修边幅,蓬头垢面,既有害身体健康,又影响人的美观,更会影响精神面貌,给人留下精神颓废、人格丑陋的印象。而衣服洗得干干净净,穿得整整齐齐,即便是旧衣服,也会使人感到舒服、优美,特别是能体现一个人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风貌。回族群众一般都有保持衣服清洁的良好卫生习惯。

3.搞好家庭卫生

宁夏人不仅注意自己身体和衣服的清洁干净,还特别注重自己居住环境的清洁。居住环境的好坏,是否清爽整洁,不但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还会影响人的性情。杂乱无章、肮脏污秽的环境,容易使人心情烦躁、爱发脾气,甚至会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事情;而清爽整洁的环境,既有利于身体健康,又有助于人涵养性情,可以使人心情平静愉快,养成良好的性格。回族在很早以前就有洒扫屋堂庭院的习惯。现在回族的多数家庭都喜欢把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东西放得井井有序。回族妇女更是讲究卫生,屋子里窗明几净,门帘洁白,大小物件干净明亮,令人赏心悦目。

4.禁吃污秽食物

宁夏风景图讲究清洁卫生的道德要求,还突出地表现在饮食卫生上。伊斯兰教规,以“净洁为相依,污浊的受禁止”为原则。穆罕默德也说过“食一口不洁之物,等于废四十日的功修”。在伊斯兰教的影响下,回族在世世代代的生活中养成了禁食的习惯。依据《古兰经》中的规定,禁食“自死物、血液、猪肉,以及诵非真主之名而宰的动物”;回族群众对所禁食物有详尽的解释,认为“自死物”,一般死于瘟疫,其体内带有大量病菌及其它分泌物,既不鲜美,又缺少营养价值,且易罹致疾病。而“血液”,其中的静脉血带有大量的需要排出体外的新陈代谢的产物,虽然动脉含有营养,由于人们食用时无法将两者分开,只能以“不洁”而禁食。至于猪,是畜类中最污浊的,刘智在《天方典礼》中更深刻地指出猪的污秽还在于:其性贪,其气浊,其心迷,其食秽,其肉无补而多害,乐从卑污,有锯牙,好攫,啮生肉,愈壮愈惰,老者能附邪魅为祟,乃最不可食这之物也。可见,禁食猪肉的理由,已经由猪的污秽扩展到猪的性情,“性贪”、“气浊”、“心迷”都是回族所痛恶的品质,饮食联系道德,是回族道德的又一重要特征。

这四种食物是绝对禁止的,但“凡为势所迫,非出自愿,且不过分的人,[虽吃禁物]毫无罪过。回族重视人的生命,当生命危机时,为维持生命,可不必严守禁食的规定。但要适可而止,以维持生命为准,如果继续贪吃,便是越范了。体现了严格要求与灵活处理特殊情况相结合的精神。

回族还有禁酒的要求,认为酒是事端的祸首。“‘酒为诸恶之钥匙也’。是锁若开,无恶不至”,可以使“正心修身之功,一朝尽弃”。“古今来以酒灭国亡家者,不可胜纪。其败纪纲,毁伦常,皆酒之这祸烈也。”“彼能易人之志,浊人之神,使智者惑,贤者愚,廉者贪,节者淫,信者迁,顺者逆,若摘缨之会,枣栗之投。杨广因之以弑帝父,禄山因之以犯国母。君臣父子,礼义廉耻,荡然逾闲。”以上引文,表明回族对“博戏饮酒”是深恶痛绝的,而禁酒的出发点是为了防止祸国殃民的恶行出现,避免道德的沦丧和人格的堕落。显然,回族夸张了饮酒的危害,把它看成是“恶魔”的行为而加以制止,在实践中是难以实现的。尤其是,回族在中国是大分散、小聚居,广泛与其它各民族交往,难免受到环境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回族对犯了饮酒禁律的反映,没有像犯食禁食猪肉那样强烈,但虔诚的穆斯林是禁酒的。

回族注重用水和饮水的清洁,居住在农村的回民,家里用的井窖一般都有盖,防止脏东西掉进去。回族一直有饭前洗手,饭后漱口的良好习惯,洗手、洗脸、沐浴等讲究不用回头水,也就是说要用流动的水。

5 讲清洁要身心并重

宁夏风景图身体与环境的清洁是基本层次,内在心灵的清洁是高层次的。回族提出,不仅要做到身体与环境的清洁,还要做到内心灵魂的清洁,即身心并重。回族重视外表的清洁,认为外表虽然是形式,但形式可以影响内容,形式上的严格规定,可以使人在心理上提高注重洁净的程度。但外表毕竟是外表,外表的洁净不等于内心清洁。那些外表清洁,内心却充满声色盈利、奸盗邪淫、谎言欺诈的人,是不可能抵住邪恶的诱惑的。大小净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洗去身体上尘垢的污秽,同时要洗掉心里不清洁的污秽,内心蒙发恶念或邪念,是对大小净的最大破坏。大小净的真正意义在于,在保持外表清洁的同时,更要保住内心的清洁,教人们由外表的向善,做到实质的向善,做到表里一致的向善,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清洁。

美食民俗

烩羊杂碎:风味独特。其制作方法是:用羊的内脏、头蹄肉,经仔细冲洗后,入开水锅煮熟后捞出,切成丝。以原汤下入切好的杂碎丝,加葱、姜、蒜末、红辣油、味精、香菜,即成烩羊杂碎。那红色的便是辣椒油,绿色的是青葱香菜末,油色下面是乳白色的鲜汤,喝一口鲜汤吃一口杂碎,不膻不腻,味道香醇浓郁。

清蒸羊羔肉:宁夏羊羔肉细嫩鲜美,没有膻味。羊羔肉最好选用胸叉、上脊骨部位,剁成长方形条,用清凉水洗净,摆在碗内,放上生姜、大葱、大蒜;再放上几粒生花椒,上笼蒸30分钟左右;然后扣至汤盘内上桌,配以醋、蒜汁、盐等调料佐食。

香酥鸡:银川地方风味小吃,特点是香酥脆嫩。制法:先把煮熟的母鸡去骨不去皮,将鸡肉撕成长条形,拌以盐、香油、味精,另用3个蛋清,加淀粉、白面各半,搅匀;将泡沫糊的一半倒人抹有清油的平盘中,然后投入鸡肉条,用剩余的一半泡沫糊将鸡肉条包起。包好的鸡肉条放进7成热的油锅中炸至白黄色捞出,切2刀3条,再横切、码盘,蘸椒盐食用。

最佳旅游时间

宁夏深居西北内陆高原,属典型的大陆性半湿润半干旱气候,雨季多集中在6—9月,具有冬寒长,夏暑短,雨雪稀少,气候干燥,风大沙多,南寒北暖等特点。由于宁夏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所以夏季基本没有酷暑;1月平均气温在零下8?C以下,极端低温在零下22?C以下。

宁夏气候的最显著特征是:气温日差大,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大部分地区昼夜温差一般可达12—15?C。所以即使在夏季去宁夏,也应该准备几件厚衣服。每年5月-10月,是最佳旅游季节。

特色餐饮

宁夏风景图以西北面食为主,清真特色居多。因为农业发达,蔬菜水果较甘肃地区丰富,而黄河等河流分布于区内各地,所以鲜活的河鱼值得品尝。牛羊肉是主要的食用肉类,各个县城都有大型的市场内现杀活羊,所以各色羊肉菜肴不能不尝。回族传统不近烟酒,所以较为传统的清真餐馆不供应酒类饮品。但西北人饮酒者居多,当地盛产的低度白酒、果酒口感纯正,不过千万节制。

盖碗茶:当地人叫做团子,西北人多饮盖碗茶,即便甘南藏区的茶馆里也供应的是盖碗茶,讲究使用三炮台的碗。最主要的当然是茶叶和冰糖两样,其他的配料有枸杞子、沙枣、红枣、核桃仁、葡萄干、桂圆、话梅等滋补佳品,称之为八宝茶。沏茶的水要沸腾的水,称之为“牡丹花水”。甘肃的临夏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所产的团子茶最为正宗,如果没有尝尝这道特色是个遗憾。商店八宝茶售价10袋装10元,茶馆和餐馆2元/ 碗,水免费,而真正的好茶两三道以后味道更好。

 

苏蓉(2014-11-0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