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义的历史

家乡区县: 山西省孝义市

春秋 瓜衍县 前655(周惠王22年) 晋灭虢迁其民于此,建虢城(在今古城北10里大虢城)置瓜衍县。

平周城 约前514(晋顷公12年) 魏献子在晋国朝中执政,将抢到的十县六卿瓜分,晋国名存实亡。魏国在虢城南10里筑宗庙建平周城,实际是魏国的国都

战国

平周城 前479年 孔子卒,约魏斯出生,战国始
前476年 卜子夏被聘来西河孝义,当任魏文侯的老师
前453年 魏、赵、韩三家分晋
前446年 魏斯继魏国位
前420年派吴起在孝义西北78里筑吴城守西河以拒秦(今离石吴城镇有遗址)
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任命魏、赵、韩三国为侯,魏国迁都安邑(今夏县),魏文侯在位50年,在孝义43年,在安邑7年,前396年卒。可以这样说:从魏献子在孝义的前403年,期间111年,孝义实际是魏国的国都。
前381年魏武侯15年)“魏败赵于北蔺”即是在离石、柳林一带魏国战败
前339年“秦孝公派商君伐魏”,“赵进攻魏”,魏国在孝义玉泉山一带战败,约赵国占领平周城,更名中阳。

秦朝
平周县

(中阳)
前306
(魏襄王13年)
“秦取曲沃、平周”从前381到前282是魏、赵、秦在平周展开拉锯战的时代。前285年秦与赵会中阳,前282年秦拔赵(中阳)、兹氏二城。

西汉
于离县
前206—126年
约汉高祖刘邦改置于离县80年

平周县
前126年
汉武帝刘彻复置平周县

东汉
于合县
前9年
王莽建新国在此33年,约置于合。

平周县
公元25年
汉光武帝复置平周
公元220年
东汉末废平周

三国
中阳县
公元220——307年
“魏移西河郡中阳县于今理”永嘉后划入隰城(今汾阳市)

南北朝
永安县
公元493
(北魏太和17年)
分隰城置永安县

公元526
(孝昌2年)
侨置平阳界(临汾一带)

显 州
公元529年
(北魏永安二年)
置显州于六壁城(今六壁头村),领建平郡,定戎郡、真君郡、武昌郡、北齐废

永安县
公元555年
(北齐天宝中)
复置永安县, 同时并入介休县

公元561年
(北周武成帝)
划出介休县

唐朝
公元619年
(武德2年)
在温泉(今交口县)、高唐(今王才堡)置二县

公元620年
(武德3年)
分新城县置温泉县

孝义县
627年
(贞观元年)
贞观元年“因邑人郑兴孝行闻名于朝,赐名孝义”又有“永安与涪州同名故改为孝义”。同年新城县、高唐县入温泉县。

宋朝

中阳县
孝义县
976年
(太平兴国元年)
曾改为中阳,不久复为孝义

孝义镇
1072年
(熙宁5年)
并入介休,孝义成为镇

孝义县
1086年
(元 元年 )
复置孝义县汾州辖,金、元、明、清、民国至今沿用孝义不改

元 朝

1337年
(元至元3年)
割温泉县之半入孝义县,属汾州辖

明 朝

1595年
(万历23年)
改属汾州府辖

民国
孝义县
1912年
(民国元年)
属省府直辖

1914年
(民国3年)
改冀宁道辖

孝义县
1930年
(民国19年)
废道省府直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
孝义县
1948年
(民国37年)
孝义解放

1949年
(民国38年)
改汾阳专区辖

1952年
榆次专区辖

孝义镇
1958年
入介休县孝义降为镇隶晋中专区辖

孝义县
1961年
复置孝义县,晋中专区辖

1971年
吕梁地区辖

1975年
省府批准治县点由、古城迁建今新城

1985年
辖地更名为吕梁行政公署

孝义市
1992年
中央政府批准撤县建市

2003年
吕梁市撤公署,建吕梁市、孝义市由省府直辖,吕梁市代营

幽若雅兰(2014-11-0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