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民俗5

家乡区县: 浙江省拱墅区

农具挂红
  郊区农家,秋收冬藏以后,还有让农具休息的风俗,称为“挂红”。在腊月二十八、二十九日,用方块红纸,写上“福”字,贴在稻桶、风车、谷柜等大农具上;锄关、镰刀、扁担等小农具用红纸条贴上,有的还要挂一幅元宝锭,以镇魔辟邪。

戴蚕花
  这是杭嘉湖养蚕妇女的一种信物民俗事象。蚕乡女子,到杭州各寺院祈求保佑时,头上都要插一朵用红纸做成的纸花,称为“蚕花”。民间传说,这是西施首创的,西施去吴国前,亲手给越国采桑姑娘分送蚕花,祝越国蚕桑丰收。从此,蚕娘簪蚕花,相沿成俗。所谓“蚕花”,最初由蚕娘采一朵油菜花来戴,不等枯萎就要丢弃。后来,西湖香市及各地庙会,有人专门做纸扎蚕花设摊叫卖。

采茶
  杭州西湖龙井、狮峰,天竺,灵隐群山,盛产酉湖龙井茶。唐朝陆羽在《茶经》中记载:“杭州钱塘天竺、灵隐二寺产茶。”可见西湖产茶历史悠久,相沿成习。 西湖龙井茶,分春茶、夏茶和秋茶。采茶讲究季节,一般春茶在抽出一芽四叶或一芽五叶时采制,夏茶待抽出一芽三叶或一芽四叶时采制,秋茶在抽出一芽二叶或一芽三叶时采收。采得早,芽头小,影响收成,采得过迟,叶质窒老,又会影响质量。茶谚说:“前三日早,正三日宝,后三日草。”茶乡有“女采茶,男炒茶”的习语。妇女们心灵手巧,采得快,采得好。男人身强力壮,手有劲,炒茶有抖、带、挤、甩、挺、拓、扣、抓、压、磨十法,全靠手上功夫。开采日,全家要吃青团子。炒茶之夜,要吃红糖鸡蛋。采茶讲究时间,茶谚说:“前三日早,正三日宝.后三日草。”炒茶要根据嫩叶在徐火炙热了的茶锅中的变化,熟练运用各种手法炒制,这样才能使茶叶扁平挺秀,光滑匀齐,翠绿略黄,香馥若兰。

Dean大葱(2014-11-0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