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民俗8

家乡区县: 浙江省拱墅区

丝行
  专门为绸庄收购土丝的行业组织,清中叶后,逐渐聚集下城东街路、坝子桥、新桥、武林门及胭脂桥一带。 丝行于每年元宵节后一天,即正月十六日开市。按旧规这天要准备每桌八菜,加暖锅的午餐,招待来客。清早门面大开,红烛对烧。行员伫立内外,招呼背包农民。来者以本地土丝多,亦有外县来客。有丰富经验的掌柜,眼、手、心三到,通过观察、手触、估算捆扎物重量,唱价秤码,使卖户口服心腰;不然,就有损信誉。秤好付款以后,就请买户挑选,适用的买去.对帐结算,剪除附着物,再秤一遍净丝,来日上税,送往其家。这种交易俗称“抄庄”,即代客买卖。丝行也有季节性,初春淡季,得各显神通,寻找货源。有库存的丝行,可销售存货。阳春三月,机户“歇脚”,整顿织机,丝行亦趁闲放假探亲。四月小满”过后,农村忙于换选剥茧,缫丝出卖。五月旺季,肩挑背担的蚕农成群结队而来,春蚕丝量多,继以夏蚕丝,一直持续到七月。亦有外县来杭卖丝的,在杭一宿两餐,例由丝行供应

灯彩行
  自唐宋以来民间就形成了一支灯彩行业。当时扎灯艺人都聚居在菜市桥东河下一带,至今这里还有“花灯巷”的地名。民间灯彩艺人代代相传,形成一套灯彩制作工艺的习俗。灯彩制作过程分为扎架、糊画,装饰三道工序。扎架是制作灯彩的基础,原料是铅丝,棉纸和细钢丝,有造型优美,坚固结实等优点。糊面决定灯彩的外形美观,必须根据造型,装饰,用途和内容的不同要求,采用盘丝绒、电力纺,乔其纱,软缎、双绉等不同面料。最后,用镶边、镶嵌、刻彩、画画、喷花、拗彩、针刺等七种技艺整饰。 解放后,灯彩工艺有了很大的发展。

祭祖师
  民间各行各业均有自己的祖师,如梨园祖师为唐明皇;火腿业拜宗泽为祖师;木匠业祀鲁班祖;竹匠业崇奉的是泰山;铁匠业的祖师是李老君;中医祀华陀,中药行祭李时珍;酿酒业以杜康为祖师,茶叶业祖师是陆羽,染坊业拜葛洪为祖师。各行各业均有祭祀行业祖师的习俗,其祭祀方式不同,或立庙春秋两祭,或店堂、班组设神位祭祀。(匠作禁忌) 木匠禁忌在栋梁、屋柱钉钉子和挂绳索。泥水匠打墙时,忌听到女人哭声,因孟姜女哭倒长城而有所此忌。

丝绸花样图案
  杭州民间丝绸织品的花样,丰富多采,琳琅满目,大都沿用寓意吉祥如意、福禄寿喜的花样图案。其类型以纹样摹本来分,大致如下: “摹本一花”:荷莲三秋、芝仙竹寿、四季富贵、大八吉、万古长春、福禄寿喜、万代庆寿、大三秋、寿山福海、福寿图、鱼庆三多(双鱼、牡丹、石榴、桃)等。“摹本二花”:大寿字、三秋、正身一品、太少狮、新松亭、福寿三多、蕉鹤、一品富贵、龙光、竹林鹦鹉、海棠蝶、万丹、江山万代、新耕织、芝仙寿、龙风双喜、净双喜、五福寿等。 “摹本三花”:新大秋、新菊蝶、净竹叶、芝仙三多(灵芝、牡丹、石榴、桃)、芝仙富贵(灵芝、竹、桃、牡丹)、玉堂富贵、水浪金鱼等。“平花四花”:梅兰竹菊、四令如意、万字( )长锦、三秋万字、八信寿、散八青、菊花金鱼、如意双龙、水浪洋蝶、钱边万字、荷丹蝶等。“摹本五花”:芝梅蝶、净百福、净三元、净冰梅、子丝蝶元、竹菊梅、富贵连元、菊蝶、净如意等。

Dean大葱(2014-11-0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