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念
李先念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他毕生奋斗,为中华民族独立和中国人民解放,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赢得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崇敬和爱戴。
-1909年6月23日生于湖北黄安(今红安)李家大屋。
-于1909年生于湖北黄安(今红安),1927年加入中国0。曾组织家乡农民参加黄麻起义。先后担任0黄安区委-、黄安县工农民主0主席;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团、师、军政委、0河南省委军事部长、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司令员、第五师师长兼政委、0鄂豫边区委员会-、0七大委员、中原军区司令员、0中央中原局副-;大中原军区第二副司令员、中原局委员;湖北军区司令员兼政委、0湖北省委-、省人民0主席、0武汉市委-、市长、0中央中南局副-、中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八至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八届中央-处-、国家计委副主任、0十一届政治局常委、副主席、第六届国家主席、第七届全国政协主席、中国贫困地区发展基金会名誉会长。1992年6月21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3岁。
余玠
余玠介绍:余玠(?—1253),字义夫,分宁(今江西修水)人,侨居蕲州(治今湖北蕲春东北),南宋名将。 端平三年(1236),赵葵任淮东安抚制置使兼扬州(今属江苏)知州后,余玠晋谒,被留置幕府。嘉熙二年(1238)正月,任招信军(今安徽嘉山东北)知军兼淮东制置司参议官。嘉熙四年(1240),余玠率水军由运河进攻至开封有功,升任淮东提点刑狱,后又兼淮安知州、淮东制置司参谋官。淳祐元年(1241),又以率军援救安丰(今安徽寿县)有功,升任淮东制置副使。 淳祐二年六月,余玠晋见宋理宗,愿以恢复四川为己任,升任权兵部侍郎、四川宣谕使。从此,领导四川抗战。淳祐三年十二月,又升任兵部侍郎、四川安抚制置使、兼重庆知府。当时四川已残破,并经常受到蒙古军的侵扰。余玠到任后,招贤纳士,共商大计。冉璡冉璞兄弟应召入幕,首先建议于合州(今重庆合川)城东钓鱼山上筑城,并移州府于钓鱼城。余玠任命冉氏兄弟为合州长官,负责筑城。此前,已修筑多处山城,此后也修筑了十多座山城,许多州府移居山城,顽强地抗击蒙古军。余玠实行轻徭薄赋政策,俞兴又开屯田于成都(今属四川),经济有所恢复。淳祐十年(1250),余玠率部巡边,一直进到被蒙古军占领的兴元(今陕西汉中)。十二年(1252),又率部西向嘉定府(今四川乐山)抗击南犯的蒙古军,出现了近年以来最好的军事、政治、经济形势。 余玠决定在此基础上,逐步清除跋扈的大将,以统一四川的军政。他乘到嘉定府之机,首先将当时也在嘉定的利州路都统制王夔处死,派杨成代统其部属。但移驻云顶山(当在今广元境内)的利州都统制司,却自行推举统制姚世安接任都统制之职。余玠率部至云顶山下,派新任都统制杨成上山任职,遭到姚世安的抵制。姚世安又通过避居云顶山现任宰相谢方叔的亲属,向谢方叔诬陷余玠。宝祐元年(1253)五月,南宋朝廷猜疑余玠,决定将他召回。七月,余玠暴卒于四川。余玠死后,继续受到攻击,还受到追削资政殿学士职名的处分。直至宝祐三年(1255)八月,谢方叔罢相以后,才又“诏追复余玠官职”。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