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位于贵州省北部,属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湖南丘陵地带过度的东斜坡北段,西北部与四川接壤,市辖一区二市八县和两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幅员30762平方公里,占贵州省土地面积的17.68%,是黔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临贵阳,北靠我国最大的直辖市重庆,是大西南通江达海的黄金通道,国家规划的长江中上游综合开发和黔中产业带建设的重要区域。遵义有汉、苗、仡佬、土家等37个民族。 遵义历史悠久,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远在20万年以前就有“桐梓人”繁衍生息。遵义古称播州,战国时期称蹩国。唐武德三年改称为痒州。唐太宗贞观九年改称为郎州,十三年更名为播州,十六年改名为遵义县。遵义的名称就是从这时开始使用至今。虽然从秦、汉始,历代都在这里设置郡县,但这里仍然地旷人稀,一片荒凉,被朝廷作为流放或贬谪官员的地方。据文献记载,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曾奉命流放播州的夜郎县(今桐梓县境)。遵义自南宋开拓以来,虽已有八百余年历史,但开发程度一直很低。1935年,红军长征途中,党中央在此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成为举世瞩目的革命历史名城。遵义原为四川所辖,清雍正五年(1726年)改属贵州,置遵义府,民国中期设专员公署,解放后改为遵义地区行政公署,1997年6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遵义市。
遵义拥有优美动人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独特的文化艺术特色。有一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四个省级风景名胜区,近千处文物点,其中,有遵义会议会址,有被称为"生物活化石"的国家级桫椤自然保护区,有被誉为"神州又一奇观"的赤水十丈洞瀑布等等,真可谓处处有佳境,步步有胜景。景点之众多,不胜枚举;景色之奇秀,难以言说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