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惠州客家人,有狭义的范围,即现今惠州市的行政地域,包括惠城区、惠阳区、惠东县、博罗县、龙门县、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仲凯高新开发区;有中义的范围,即开放改革前的惠阳地区,除现惠州市所辖区域外,还包括深圳市的前身宝安县,东莞市的前身东莞县,汕尾市下属的城区、陆丰市、海丰县、陆河县、红海湾开发区、华侨管理区,河源市下属的源城区、东源县、龙川县、连平县、和平县、紫金县。有广义的范围,在中义的范围的基础上,再加上广州市的增城市、从化市,韶关市的新丰县、翁源县,梅州市的兴宁市、五华县,江西省的寻乌县、定南县,香港地区,乃至海外如马来西亚吉隆坡..新加坡等。在以上的范围里,是客家先民最早到达岭南生活的地方;也是客家人和岭南另两大族群潮汕人、广府人融合得最为成功的地方;也是客家人从陆地文明走向海洋文明的重要通道之一。广东惠州客家人,实际上是在东江流域包括客家先民、客家人和客家后裔生活的族群。
广东惠州客家人生活的母亲河是东江。珠江上游的三大水系为西江、北江、东江。西江是广府语系的族群生活的地方,也可说西江是珠江最大的主流,是广府人的母亲河,而北江则是广府人和客家人共同生活的一条河流,岸边的城市多为广府人,而流域及支流上游则多为客家人。东江,在广东省的东中部。发源于江西省寻乌县、定南县、安远县,其上游源头东称寻邬水,源头为寻乌县三标乡东江源村桠髻钵山;其上游源头西称定南水,源头为安远县的三百山。南流进入广东省,经龙川县、东源县、源城区、紫金县,至惠阳县、惠城区折向西,过博罗县、东莞市流入珠江,在狮子洋出虎门,经伶仃洋出珠江口入南海。东江全长约562公里,总落差约440公尺,主要支流有寻乌水、定南水、浰江、新丰江、秋香江、公庄水、西枝江、石马河和增江等,流域面积32,200平方公里。龙川县城以下可通航。东江取名于它在珠江所处东边的位置。古时,东江全线并不统称为东江,各段有各自的名字。在江西段,因古时寻乌属安远县,统称为安远水;在贝岭水下游,称浰水;在龙川老隆佗城段,称雷江(也有雷水、浰江之称);在河源段,称二合水;在博罗段,称罗浮水;在惠州段,称惠州河;在东莞段,称东江(也称石龙河)。这些名字在各个朝代也曾有所变化。正是这一条东江,哺育了无数的客家人成长。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