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回顾地:夜郎城址。土司制
土司制度是我国古代政府统治边疆少数民族的一种特殊制度,唐代便有启端。土官既是政治上的最高统治者,又是当地的大领主,掌握着军、政、财权,对农奴可以“生杀予夺”。
自唐末至明末,统治播州(今遵义)的杨氏土司家族,是中国封建社会进入晚期后,西南地区落后社会制度的重要代表。在遵义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杨氏 29代世袭统治播洲长达724年之久。到了明万历年间,杨应龙起兵叛乱,朝廷派兵平定后,才将播州土司改土归流,结束了各地大小土司各自为政的局面。
土司制度在遵义存在长达数百年之久,如今仍有墓葬、遗址和文物等大量丰富的土司文化遗存。
历史回顾地:杨粲墓、海龙囤遗址。
遵义会议
1934年1月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以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得到大肆推行。在这种错误领导下,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了,迫使红军放弃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在突围过程中损失惨重。为了摆脱尾追和堵击的敌军,毛泽东建议中央红军放弃去湘西同红二、六军团会合,改向敌军力量薄弱的贵州挺进。1935年1月7日,红军攻克黔北重镇遵义。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肯定了毛泽东的军事战略主张,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
遵义会议独立自主地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从此,中国革命就在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指引下走上胜利发展的道路。
历史回顾地:遵义会议会址、红军山、娄山关。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