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宁乡镇----普宁华侨管理区

家乡区县: 广东省普宁市

行政区域

1995年8月,经中共揭阳市委、揭阳市人民政府批准,普宁华侨农场改制设立为广东省普宁华侨管理区,为县(处)级单位,相应赋予部分县级行政、经济管理职能,距揭西县城、普宁市区各约20公里,区域面积15.63平方公里,下辖1个居委会,5个村委会。

地理位置

普宁华侨管理区(普宁华侨农场)地处粤东潮汕平原西部,距普宁市区、揭西县城20公里。

历史沿革和文化

普宁华侨管理区,原是1961年12月国务院侨办为安置来自印尼、缅甸、老挝、泰国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归侨而设立的广东省普宁华侨农场; 1995年8月,揭阳市委、市政府根据省政府文件精神,批准普宁华侨农场升格设区,为县(处)级单位,是揭阳市九个县(市、区)之一。

普侨人文荟萃,是潮客文化汇聚地,有来自13个国家和地区归侨侨眷。潮汕文化底蕴深厚、民俗特色、异国风情独具韵味,广大侨民能歌善舞,相互交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侨乡文化。主要地方戏剧有潮剧、客家山歌等;舞蹈有印尼舞、采茶舞、竹影舞等。

交通

区域面积15.63平方公里,人口1.03万人,其中归侨1千多人。普侨区交通通信便利快捷,安前公路横贯东西,石南公路贯穿南北,国道324线临东而过;区内通信设备实现了交换程控化,传输光纤化。

地域风情

普侨区地处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和,雨量充足,土地肥沃,拥有坡度25度以下的山地13290亩,名优茶园3000亩,名优果园8000亩,是茶果生长的好地方。普侨区内工业园已初具规模,全区共引进创办各类企业80多家,初步形成了纺织、食品、聚脂化工、药业四大支柱产业。普侨区内旅游资源丰富,绿水长流,茶果飘香,有花鼓岩风景区、天然植物园等景点,是揭阳市生态示范园。

归侨

普侨区现有归侨人口3545人,系在1962——1978年期间分别来自印尼、越南、马来西亚、泰国、老挝等13个国家和地区。归国后,广大侨民根据侨区自然条件发展生产,以经营、承包茶园、果园为主,有的办小茶厂或水产养殖业,目前有较多的归侨子女在当地或外出务工。在生活方式上,他们一直延续着东南亚生活习惯、饮食、语言文化,多种文化的交汇融合,使普侨区具有了浓郁的东南亚民俗特色和多国文化积聚特征。

基础设施

——交通:普侨区交通便捷,链接汕头到揭西高速的连接线已启动,届时从普侨区到汕头将从原来的两个缩为一个钟头,去广州也将从原来的五个半钟缩为四个钟头,已编织成以国道(324线)和高速公路(揭普、普惠)为依托,以省道(S238线)为主动脉,以区内道路(“四纵四横”)为配套的交通网络。国道324线临东而过,省道S238线贯穿全境,距离普宁火车站25公里,揭阳火车站和揭阳潮汕机场各约60公里。

——通信:全区通信网络发达。开通语音通话、电传、图文传真、移动电话通讯、因特网以及国内外邮件特快专递等业务。

——水电:普侨区水、电供给充裕,电力依靠一座110KV的变电站直供,有日供水量为5000吨的水厂1家。全区拥有乌泥坑水库、白石坑水库和十九山水库等小二型水库3座,水塘17座,总库容量128万立方米。饮用水卫生合格率达到100﹪。

——排污:普侨区现有污水处理厂1个,日处理工业污水0.18万吨。近期:将扩建现有污水处理厂,污水总处理能力达到3500吨/日,工业污水二级处理达标后排放。远期:计划在南部工业园区新建设一个污水处理厂,专门处理工业区污水。

下辖村

后寮村、乌犁村、北村、新兴村、茶山村

普宁华侨管理区 - 经济

1995年8月设区以来,普侨区委、区管委抓住发展的契机,用活用足政策,依托原有的经济网站基础,以工业兴区,实业富区,大搞招商引商、外引内联,使普侨区初步形成“工、农、贸、旅游”为一体的发展经济新格局。1999年,全区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37亿万元,外贸出口2800万美元。目前全区拥有各类工业企业50家,进出口公司1家,基本形成食品和纺织两大支柱产业。

特产

盛产青榄,青梅,乌榄,蕉柑,柚,油柑,李子,荔枝,龙眼,杨桃,杨梅,香蕉等一系列水果。

发展规划

(2006—2020)

基于经济的发展以及行政区域的调整,以前的规划缺乏可操作性,结合普侨实际情况(总面积小,基础设施不完善,用地混杂等),2006年,我区委托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对我区进行新一轮总体规划修编,即《揭阳市普宁华侨管理区总体规划》(2006—2020)。

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根据广东省城镇体系的发展格局的规定和揭阳市总体规划修编,结合周边规划,通过对普侨区的区位分析、历史背景、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现状发展等多方面资料的收集,宏观地、综合分析普侨区的发展与建设问题。注重协调规划发展的长远目标与现实矛盾。根据相关规划依据和规划原则的要求,制定了普侨区2006—2020年总体规划。

本次总体规划本着构建“工业普侨、生态普侨、和谐普侨”的理念,控制区面积15.63平方公里,规划面积约6.5平方公里,以沿老中心区发展为主,越石牌河向北发展为辅;以侨区南北向中心大道为纵轴,打造侨区功能和景观主轴,以贯穿普侨区东西的省道S238线为横轴,打造市政公共服务设施和城镇服务功能景观,从而形成六大功能景观区:北部生态工业区、东部居住区、商业服务区、办公娱乐区、南部居住区、南部生态工业区。

总体规划的编制,使普侨区的空间布局和规划结构更为科学合理,有利于指导分区规划和详细规划的编制,促进普侨区可持续发展,为普侨区新一轮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有心人(2014-11-0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