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军山属大巴山脉,其脉自高庙子入平地,隆起秀峰十二座,自石山子至元山子,号称“十二连峰”,再东为当口寺孤峰,自西向东绵延十多公里,如游龙戏珠,故有“十二连山一颗珠”之誉。主峰定军山为最高处,海拔833米,山顶原有“古定军山”石碑,文革被毁,今新立。山南有一个天然锅底形的大洼,周长1.5千米,即三国时称为“可屯万兵”的“仰天洼”。北麓有一片广漠沃野,就是当年诸葛亮大布“八阵图”、设“督军坛”的武侯坪,黄忠大战夏侯渊的战场,时常发现“扎马钉”和箭镞,传为蜀军用兵之物;山旁有“斩将桥”,“八角琉璃井”井口八角形,薄页细花纹汉砖砌成,皆不存。山半腰有一大石,高约3.3米,宽约2米,中开一缝,宽窄不一,名曰“挡箭牌”,传为诸葛亮遮挡敌箭的遗物。三国时,蜀将黄忠斩夏侯渊、赵顒于此,在历史上遂负盛名。
根据《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的记载,诸葛亮遗命“葬汉中定军山”[1] ,所以定军山下建有武侯墓。黄忠病逝之后也葬于定军山下,在清代由刘源迁葬成都鸡矢树,但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其墓被毁。
《沔县新志》载:南宋绍兴三年(1133),金人陷洋州(今洋县)、逼兴元(今汉中),宋将刘子羽邀吴玠同守定军山。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