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寇准*

家乡区县: 渭南市临渭区

寇准

 寇准(961-1023)北宋政治家、诗人,汉族。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寇准与宋初山林诗人潘阆、魏野﹑“九僧”等为友,诗风近似,也被列入晚唐派。其五律如《冬夜旅思》之类,情思凄婉,很有贾岛诗的风味。

基本信息

个人概况 别名:字平仲  国籍:中国(宋)  民族:汉族   出生地: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  出生日期:961   逝世日期:1023   议 澶渊退敌   4.3 功高名重 蒙冤遭贬其他信息   中文名:寇准

 目录

基本简介

 2 主要作品

 3 主要事件

 4 相关经历

1 基本简介  2 主要作品  2.1 诗作  2.2 词作  3 主要事件  3.1 寇准罢宴  3.2 无楼台相公  3.3 计废太子  4 相关经历  4.1 出身书香 少年折桂  4.2 力排众寇准 寇准(961-1023)北宋政治家、诗人,汉族。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寇准与宋初山林诗人潘阆、魏野﹑“九僧”等为友,诗风近似,也被列入晚唐派。其五律如《冬夜旅思》之类,情思凄婉,很有贾岛诗的风味。 基本信息 个人概况 别名:字平仲国籍:中国(宋)民族:汉族出生地: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出生日期:961逝世日期:1023 议 澶渊退敌 4.3 功高名重 蒙冤遭贬

 

 1 基本简介   寇准生于961年七月十四日(8月27日),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进士。为人刚直,因多次直谏,渐被皇帝重用。太宗时官至参知政事。真宗即位后,先后在工部,刑部,兵部任职,又任三司使。景德元年(1004),与参知政事毕士安一同出任宰相(同平章事)。当年冬天,契丹南下犯宋,包围了瀛洲等河北地区,朝野震惊;寇准力主真宗亲征,反对南迁。真宗抵达澶州(今河南濮阳)后,军心渐渐稳定,后射杀辽军先锋挞览,于是订立了“澶渊之盟”。   景德二年,升任中书侍郎兼工部尚书。三年,因王钦若等人排挤,辞去相位。天禧元年(1017)又恢复宰相职务,后因参与宫廷权力斗争,被丁谓等人排挤。贬至雷州(今广东海康),衡州(今湖南衡阳)等地,1023年闰九月七日(10月24日)病死于当地。留有《寇莱公集》。

2 主要作品   寇准从小就非常聪明,七岁时随父登华山就留下了“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俯首白云低”的诗句。寇准与宋初山林诗人潘阆﹑魏野﹑“九僧”等为友﹐诗风近似﹐也被列入晚唐派。其五律如《冬夜旅思》之类﹐情思凄婉﹐很有贾岛诗的风味。他的七言绝句意新语工,最有韵味,如“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书河上亭壁》),“日暮长廊闻燕语,轻寒微雨麦秋时”(《夏日》)等,情景交融,清丽深婉,都是值得玩索的佳作。他不是词家,但偶有所作,也颇可读。《全宋词》共辑其词4首。存世《寇莱公集》 7卷,有《两宋名贤小集》本,《寇忠愍公诗集》3卷,宋知河阳军范雍初刻、有序,清朝有圣香楼刊本及辨义堂刊本。 2.1 诗作   【春日登楼怀归】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旧业遥清渭,沉思忽自惊。   【柳】     晓带轻烟间杏花,晚凝深翠拂平沙。长条别有风流处,密映钱塘苏小家。   【书河上亭壁】    岸阔樯稀波渺茫,独凭危槛思何长。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夏日】     离心杳杳思迟迟,深院无人柳自垂。日暮长廊闻燕语,轻寒微雨麦秋时。   【虚堂】   虚堂寂寂草虫鸣,欹枕难忘是旧情。斜月半轩疏树影,夜深风露更凄清。   【江南春·杳杳烟波隔千里】   杳杳烟波隔千里。白苹香散东风起。日落汀洲一望时,愁心不断如春水。   【冬日北斋】   寒风飒飒响庭槐,爱日明窗坐北斋。闲忆故山归未得,旧游时展认云崖。   【长安春书】     务闲公府都无事,骑吏前驱引马行。雨霁晚街官柳色,日长春寺讲钟声。   云山已有终南秀,泉石犹思洛下清。闻道曲江新水满,欲携歌管出重城。 2.2 词作   【江南春·波渺渺】   波渺渺,柳依依。   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   江南春尽离肠断,苹满汀洲人未归。   【踏莎行·春暮】   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梅小。    画堂人静雨蒙蒙,屏山半掩余香袅。    密约沉沉,离情杳杳,菱花尘满慵将照。    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暗淡连芳草。   【点绛唇】   水陌轻寒,社公雨足东风慢。定巢新燕。湿雨穿花转。   象尺熏炉,拂晓停针线。愁蛾浅。飞红零乱。侧卧珠帘卷。   【甘草子】   春早。柳丝无力,低拂清门道。暖日笼啼鸟。初坼桃花小。   遥望碧天净如扫。曳一缕、轻烟缥缈。堪惜流年谢芳草。任玉壶倾倒。   【阳关引】     塞草烟光阔。渭水波声咽。春朝雨霁,轻尘歇、征鞍发。指青青杨柳,又是轻攀折。动黯然、知有後会甚时节。   更尽一杯酒,歌一阕。叹人生,最难欢聚易离别。且莫辞沉醉,听取阳关彻。念故人、千里自此共明月。   【蝶恋花】   四十年来身富贵。游处烟霞,步履如平地。紫府丹台仙籍里,皆知独擅无双美。   将相兼荣谁敢比。彩凤徊翔,重浴荀池水。位极人臣功济世,芬芳天下歌桃李。

 3 主要事件 3.1 寇准罢宴    3.2 无楼台相公    3.3 计废太子   重阳节又到了。宋太宗(公元976—998 年在位)钦令遍请诸王,大摆酒宴。 楚王元佐刚巧发病,太宗因此没请这位长子参加。这暴戾的家伙半夜醒来,竟恶从胆边生,把宫中姬妾们统统关起来,放火烧宫。太子东宫内外,惨叫声震天。大火烧了三天三夜才熄灭。 听到太监传报,太宗气极了:这太子自从得了精神病后,像野兽一般残忍。左右侍从稍有过错,就给他弯弓射死。朕多次教诲,至今却未悔改。想到这儿,他气不打从一处来,猛拍御书案:“废了他,废了他!我要另立太子!”   这时,寇准恰恰放任那州通判,被太宗召见。太宗屏退左右侍卫,悄声问道:“爱卿帮朕解个难题如何?”   寇准微笑道:“陛下尽管说来。”   太宗忙说:“东宫太子破坏王法,早晚会像桀纣那样凶恶,我想废了他。但东宫有不少兵将,万一不慎,我怕引起宫内大乱。”   寇准献上一计道:“三天之后上午,请陛下令东宫太子去祖庙举行托节仪式,让他带左右侍从一同前往。如此这般……”说着,他轻松地一笑:“废除太子,尽管只用一个太监之力,马到成功。”   三天后,元佐心花怒放,带着大群侍卫,耀威扬武地奔向祖庙。东宫内一片空虚,太宗派去的人细细搜查起来。一番忙碌,搜出很多凶残的刑具,如割肉、挑筋、摘舌等物。   元佐乘兴而归,太宗派来的太监和侍卫早在门口迎接他。面对一大堆被搜出的违法罪证,元佐只好低头认罪。 当晚太宗降下圣旨,废了元佐的太子之位。朝野一片欢腾。

 4 相关经历 4.1 出身书香 少年折桂   4.2 力排众议 澶渊退敌    4.3 功高名重 蒙冤遭贬   

 寇准(公元961--1023年寇准墓在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官底乡左家村南一里许,占地3亩,四周植有苍松翠柏。墓前有一石碑,高4米,宽1.8米,碑上刻有龙和花瓶,正中镶一块上部半圆,下为长方形的黑色石碑。上刻:“宋寇莱公墓”5个字。碑系清乾隆年间(1776年)渭南县知事邱估所立。碑文为当时任兵部侍郎、陕西巡抚兼都察院副都御史的毕沅所书。碑的上方有一明显的水泥接缝,此乃“文革”遗迹。1976年以前,这座衣冠冢巍峨高大、光滑细腻,据说坟墓上的土壤全是熟土,通常不长植物。那时的寇准墓顶端没有灌木,只有零星的蒿蒿草,当地的儿童在割草、放羊之时,喜欢站在寇准墓顶部登高望远,至少可以北望北山,南眺秦岭,西看高陵,东阅宝塔。可是,文革期间的冬季农业活动“冬扇”运动,左家村的人们挖坟土盖冬麦,把一个高大的宰相陵墓破坏的面目全非。1986年后,当地政府重视文物,在此兴建寇准小学,以保护这座衣冠冢和纪念历史名相。寇准墓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旅游爱好的人,不妨去寇准墓去看看,了解了解寇准的生平伟业和他的历史故事。 作者:陕西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陈哲 qq:525423316

博客:http://www.wutongzi.com/kan/shaanxi/linwei.html

梧桐子:http://www.wutongzi.com

陈哲(2014-04-1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