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思扬古围村

家乡区县: 惠州市惠东县

皇思扬古围村

名字由来


最早名为“黄沙洋” 清乾隆年间名“皇思洋

乘车来到多祝圩镇,随手拦下一辆摩的要去皇思扬,然而来自外地的司机对皇思扬却毫无概念,最后说到了黄狮村,司机才恍然大悟:“你是要到黄沙洋去啊!”

距离惠东县城24公里的皇思扬古围村,最早的名称就是黄沙洋。在《惠阳地区地名志》的“黄狮”条目中如此记载:“明代肖氏自福建省漳州迁此,建居时取村名‘黄沙洋’,后因该村学校校门画有一黄色雄狮,久而久之,以‘黄狮’取代‘黄沙洋’。”这本编撰于1987年的志书只字未提皇思扬,难道皇思扬只是近年来才出现的名字?

其实并非如此。在清乾隆年间的《归善县志·平山司图》上已经有了“皇思洋”的标识,这可能是皇思扬古围村最早出现在官方地图的名字。至于为何有一字之别,则不能完全排除地方史官的编印错误。

至于“黄沙洋”的名字由来,在惠东县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任职的萧瑞球先生认为,古代地方名称大都是以地理位置、地貌、重要标识物等来起名的,同时“江”也称“洋”。位于西枝江南岸的皇思扬古围村附近有一片2000多亩金子般的由河水冲积而成的黄沙地,当地人称“下洋底”或“下景”。因此,西枝江边一片黄沙旁边的村落就叫“黄沙洋”了。

与此相互印证的是,同属多祝管辖的洋口村,其位于皇思扬村下游三公里处,是洋口河(溪)与西枝江交汇口旁边的村落,故叫“洋口”。由此可见,“黄沙洋”应是古围村最早的名称。

相对于“黄沙洋”,“皇思扬”的由来就显而易见了。在皇思扬古围村的西城门之上,镶嵌着一块阳刻楷书“皇思扬”三字的青麻石。西城门在当地又称“城门顶”,始建于清朝初年,对照《平山司图》,可见“皇思扬”在乾隆年间已经在归善县小有名气。


Yummy(2014-11-0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