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岷县腊子口红色旅游胜地
1936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二、四方面军走雪山、过草地、突破天险腊子口,从川北来到了甘肃省岷县,0中央西北局在-、任弼时、-、何长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领导下,执行了《岷县洮西战役》,在城南二郎山上,与守敌军阀鲁大昌血战五天五夜。同时在红军总司令部驻地(岷县三十里铺农民葛生德家四合院)建立了0甘肃省委和甘肃省苏维埃政府,这是党中央在甘肃省建立的第一个省委和省级政权。 品牌世家:http://www.ppsj.com.cn 红军在岷县坚持斗争57天,召开了著名的0中央西北局岷州会议,否定了张国涛西进青海的错误主张,统一了红军思想,坚定了北上抗日的方针,他们先后在岷县成立了由张明远任主席的县苏维埃政府,并在西川、南川、麻子川、茶埠等地建立了34个乡、村苏维埃政权。领导贫苦农民护理红军伤员,发动群众筹集粮款物资,保证了红军的供给;动员3000多名青年参加红军,组建了张明远任团长的新兵独立团。 鉴于三十里铺在红军长征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中发挥的重大作用和岷县人民为中国革命做出的重大贡献,为了缅怀先烈们的创举,让后辈永远记住他们,记住这一伟大的历史时期,不断激发后辈的爱国热情,岷县县委、县政府于1997年10月1日在集红军总司令部旧址、甘肃省苏维埃政府旧址、0中央西北局岷州会议旧址于一身的三十里铺村维修了红军长征纪念馆。该馆由-题名,纪念馆主要由三个旧址和部分红军文物、长征老将士题词的陈列室四部分组成。现有东厢房、北房、大门等建筑物。于2001年确定为省级国防教育基地,2004年4月被省委宣传部命名为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二,洮河风情线
以著名的洮水流珠景观为主的洮河风情线是贯穿全县境内的一道靓丽景色。该线包括古城电站、工业开发区、百亩玫瑰园、大沟寨林区、清水电站、冰桥湾电站、刘家浪水电站等景点。作为千年药乡、当归之乡的岷县,现已建成的位于县城西南,洮河南岸的西北最大的药材集散地——中国当归城,利用药材资源发展旅游前景也十分广阔。 品牌世家:http://www.ppsj.com.cn 悠久的历史、多元文化的交融使得岷县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双燕生态区
自然生态的乐园——双燕生态旅游景区位于岷县的东部,该景区涉及马坞、锁龙、闾井、秦许、寺沟5个乡(镇),马沿、马烨两个国营林场,包括双燕——沙金景区、柯汰沟奇石风景区、狼渡渡湿地草原景区、扎角自然风景区、马烨仓风景区五个子景区。总面积6.4万公顷。 品牌世家:http://www.ppsj.com.cn 双燕——沙金景区是双燕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旅游区,该景区位于锁龙与马坞乡,距岷县城约100公里处,总面积36万亩,辖双燕、鹦哥、云洞、东沟、南沟、刘家沟等六条沟峡。景区树木参天,连绵不断,山峰独秀,鸟语花香,奇石小溪,鱼跃蝶飞,尤其是独特的气候和丰富的资源使它成为珍稀动植物的乐园。境内有冬虫夏草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8种,生存着绿尾红雉和云豹等14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景区主要景点有南沟泻玉、神秘云洞、鹦哥碑峰、双燕幽溪、燕水溢彩、狮饮幽潭,独秀峰等。 闾井柯汰沟奇石风景区西距岷县城80多公里,景区奇石遍地,大小各异,姿态万千,有“蟾蛇相争”、“海狮卧地”等,更为壮观的是石群中溪水夺路、积水成潭的自然景观,听之流水潺潺,看之,溪水透亮,让人顿生放飞心情、回归自然的一股冲流。
四,二郎山
二郎山位于岷县城南,原名金童山,是千里岷山的起首处。著名的二郎山战役就发生于此,这里还是二郎山花儿的故乡,秦长城的西起点,著名的省级森林公园。 品牌世家:http://www.ppsj.com.cn
据岷州志记载:二郎山“远山近山如削玉,山腰半坡晴云束,长途西去是洮州,松柏森林满幽谷。”赞誉的就是二郎山的景观,它隔洮河与岷山玉女峰相望,沿山脊有三峰起伏相联,因峰头曾筑在堡寨,依次被称为头、二、三寨子,最高峰三寨子拔地约200米。二郎山易守难攻,是岷县的天然屏障,在军事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岷县是-新编陆军十四师鲁大昌的老窝。1936年9月,红军二、四方面军执行中央西北局制定的《岷(州)、洮(州)、西固战役计划》进攻岷县。于是鲁大昌在二郎山上筑碉堡、挖战壕、修建防御工事,妄图阻止红军进攻岷县,英勇的红军战士与敌人激战五昼夜,给敌人沉重打击。但当时红军战士的牺牲也很大,牺牲战士的遗体就掩埋在二郎山上。红军北上之后,军阀鲁大昌勾结地方恶霸,通过所谓的“清乡”、“办善后”对广大劳苦群众大肆进行阶级报复,不少苏维埃干部和红军伤员惨遭杀害。西川区苏维埃主席张有才,在敌人刑讯逼供面前坚贞不屈,就义之前,他高唱岷州“花儿”,唱词为:“桦材劈成碌碡极,我为红军当主席,豁出人头手里提,你把爷们儿阿么呢”,豪言壮语,惊天地,泣鬼神。深受红军长征影响的岷县人民,涌现出了许多冒着生命危险保护红军伤病员的可歌可泣事迹。据《岷县志》记载,“岷县英烈众多”,为岷县开展国防教育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素材。六十多年后,军阀鲁大昌阻挠红军北上的防御工事——战壕的遗迹仍完好保存,它作为活生生的一面教材时时刻刻昭示着后人,传诵着可歌可泣的红军故事。1982年,在二郎山麓,岷县县委、县政府建成了“二郎山烈士陵园”,丰富了爱国主义教育及国防教育的内容。经过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今年,岷县在二郎山上建成了“红军长征纪念阁”。 二郎山花儿会具有悠久的历史,每年农历五月十七,四乡八路歌手及附近地州、县的游人都汇聚于二郎山和岷县县城,同时进行大规模商品交易活动,场面热闹非凡。二郎山“花儿会”的歌种,以洮岷南路花儿为主,兼及洮岷北路花儿和河州花儿。二郎山花儿会是甘肃歌会民俗的典型代表,是陇原民间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作为人类的文化遗产,极具保护、研究和开发价值。甘肃省已将岷县二郎山花儿会这个国家级“非遗”项目,上报文化部备选冲刺“世界级”。 二郎山上发现有秦长城遗址,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遣大将蒙恬率三十万众,筑万里长城,西起临洮,东至辽东,延袤万余里。有些同志将古之临洮混淆为今之临洮。史学根据是不足的。现今临洮有一段秦长城遗址,但那是秦昭王所筑的,而始皇所筑之城,则由于拓地甚广,把起点延伸到了现今岷县。 据《元丰九域志》载:“熙州(现今临洮)无古迹,秦长城在岷州界。”在唐代的《元和郡县志》、宋代的《太平寰宇记》、明代的《读史方舆纪要》和今人王国良的《中国古长城考》等各种文献都认为:“秦长城的起点在岷县”。二郎山上发现的秦长城遗址更是有力的证明。 二郎山上还发现有多处古代墓葬,除宋墓、明墓之外,西北坡尚有汉墓群存在,同时还出土过长度在半米以上的巨型秦瓦。丰富的文物古迹,充分反映出二郎山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文内涵。 二郎山山脊及东西坡面均被绿荫遮蔽,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树种有云杉、落叶松、杨树、杏树、柳树、李树及山梨等。1993年省林业厅批复建立的二郎山省级森林公园由二郎山、南川苗圃、北郊青年林三部分组成,总面积3081亩。南川苗圃风景区距城南5公里处,G212线旁,始建于1940年,总面积160亩,其中苗圃地65亩,护圃林带95亩,林内树木葱茏,花草鲜美,潺潺溪水从林间流过,环境憩静、舒适。北郊青年林位于县城北面,徐合公路S306依旁而过,北靠岷山玉女峰,南临洮河,内有小河缓缓流过,四周环水,植被葱郁,树木茂盛,景色优美,清幽怡雅。
五,扎角自然风景区
扎角自然风景区位于闾井镇南7.3公里处,包括新庄、扎角两个自然村,景区有草原面积52公顷,森林30公顷,扎角河从中穿流而过。景区山清水秀、草茂畜肥、空气清新,景色宜人。
六狼渡滩湿地
狼渡湿地草原位于岷县城东70公里,省道306线穿境而过,集中连片面积90多万亩,地势平坦开阔,气候凉爽,盛产油菜、牧草,花开时节,当地低轱辘车缓行于绿草黄花之间,宛若仙境。夏日清风徐来,凉爽无比,在绿草的大地上,白色、黑色、黄褐色和杂色的牛羊,尽兴地啃食着清嫩的牧草,草地上各色野花竟相开放,水天一色,景致特别优美,别有一番情趣,是人们消夏避暑,草原风情游的好去处。
七,闾井柯汰沟奇石风景区
闾井柯汰沟奇石风景区西距岷县城80多公里,景区奇石遍地,大小各异,姿态万千,有“蟾蛇相争”、“海狮卧地”等,更为壮观的是石群中溪水夺路、积水成潭的自然景观,听之流水潺潺,看之,溪水透亮,让人顿生放飞心情、回归自然的一股冲动。
八,葩地坪遗址
葩地坪遗址位于中寨镇葩地村。东依固堆山,西临中寨村,南为珠子沟,北靠中寨河。南北宽
200米,东西长500米。内涵石器和陶器,彩陶的比例大。北面山脚处多墓葬,出土的文物有长颈鼓腹,饰火焰纹彩陶壶,为甘肃"仰韶文化"马家窑类型。
九,山那树扎遗址
山那树扎遗址位于县城北10公里茶埠镇洮河西岸的一级台地上。东临洮河,南为将台小学、西为树扎村,北为山那村。遗址东西长1000米,南北宽500米,文化层距地表0.5-3米,地表有丰富的彩陶片,黑色彩绘,并有少数的变体鸟纹和写实蛙纹图案。还有较多的石器、骨器和陶器出土。据暴露的器物分析,有庙底沟、石岭下、马家窑三种类型。
十,马烨仓景区
马烨仓景区位于岷县县城西南约75公里处,属秦许乡,景区内林草茂盛,满目青翠,山峰奇异,空气清新,有成群的牛羊骡马,星星点点的藏包炊烟,溪水潺潺,鸟语花香,实乃避暑、旅游之胜地。天空湛蓝,白云悠悠,群山隐约,草长鹰飞。大地一望无际,牛如巨象,羊似卧石。野菊花遍地开放,微风习习,花香弥漫,不时从幽远的山峦间飘出几段高亢的“啊呕令”,火辣辣,热腾腾,如山风野火,撩人情怀。 马烨仓,得名于明朝明威将军,岷州卫军指挥司守御官马烨。(马烨,字德辉,淮东六合人。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秋,奉命开设岷州卫。筑东(今县城)西(后所城)二城;立楼置门,修官署、学校、桥梁、烽喉、营堡、邮释、仓厂、坛社、庙宇;区划街道,安置居民,使城池初具规模。马烨还伐木通道,致力军队装备,整训士卒,屯垦8000多亩,年收粮食数万石,补给军队。洪武十五年(1382年),羌戎起事,朝廷命马烨率西安五十卫步、骑兵2万人,直抵迭州征讨,获首领失刺谷奴以下5000余人。得以()升陕。 景区内马烨沟花儿滩古战场位于马烨仓村西11公里,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岷州卫指挥使马烨[奉[璋之命,率马、步兵万余,在此筑城垣,建四门,安营扎寨,以防御番王侵犯。不到两年时间,集粮50余万担,开荒8000余亩。洪武十五年(1382年)四月,思窝、纳邻洮源诸番叛乱。指挥使马烨统兵二万,擒获和他的部下50多人,取得了战斗的胜利,有力地震慑了番王进犯之野心。因这一仗,为花儿滩赢得了五百多年的和平。清光绪二十六年(1 900年)四月二十二日,44名藏区土匪悄悄潜入花儿滩,明晃晃的尖刀划破了这里的宁静。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知州童立纲、州绅曹宪中、马仲选、虎炳奎、姜兆勋等,在马烨仓三岔门修筑寨堡,驻兵保境。至今流传着这样一首花儿: 一棵松树九条根,土匪耗的不成成。
曹马老爷是佛心,三岔门上筑防城。
筑下防城搬营兵,西路百姓得安生。
现仍留有三岔门寨堡遗址。
如果您���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