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算文化

家乡区县: 安徽省无为县

珠算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珠算科学的精神财富,是关于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算盘与珠算”的文化。珠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涉及区域最广、涉及人数最多、涉及时间最长的专业文化、实用文化与大众文化,它不但应该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而且应该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珠算文化的分布区域,是与珠算的分布区域相连、相同的,“不仅在中国得到社会普遍欢迎和广泛采用,而且跨出国门、走向世界”。而屯溪区之所以成为《珠算文化》项目的申报地,是因为在中国珠算史册上,屯溪区是我国“珠算宗师”程大位的故乡和“珠算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虽然珠算在中国具体始于何时,还无充分确切的考据,但从已出土的历史文物和古籍中,可以看出它产生和发展的大体轮廓,即:源于商周,始于秦汉,臻于唐宋,盛于元明;且至迟从宋朝开始,逐步替代了其他的计算技术、方式和计算工具,至明代独领风骚,一直发展到今天,长盛不衰”,这也是珠算文化的历史渊源概况。

珠算文化不单是单纯的珠算技术,珠算技术不能替代珠算文化,因为珠算文化有其独自包括的丰富多彩的内容,它们主要包括以下七大类:1、珠算技术发明、发展史类,2、算盘、算具发明、发展史类,3、珠算文化作品类,4、珠算研究论文、书刊类,5、珠算活动、节俗类,6、珠算文化遗址类,7、其他类。

“千余年来,我国古老的珠算所以能够代代相传,主要是社会需要,靠祖传家教、师徒传授而发展起来的”,珠算文化的传承谱系与此大体相同。自公元前770年出现筹算时起,直到珠算和珠算文化诞生的较长时期内,中国古代数学界一直采用的是筹算。宋元时代已经有了有梁穿档算盘、有了珠算与珠算文化是已经成定论的,明代是我国珠算和珠算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清代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开始兴办学堂,将珠算列为小学课程,从此珠算正式成为学校教学内容之一,珠算与珠算文化的传承谱系从此也多了一个渠道。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之前的时期内,我国珠算教学研究和珠算文化工作的传承持续发展。20世纪70年代末之后,随着电子计算技术的出现和快速普及,珠算和珠算文化出现濒危状况。但当代珠算和珠算文化的传承非但没有中断,1992年中国珠算协会决定将“珠心算”的普及与研究作为今后珠算和珠算文化传承的力举。

“珠算文化”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

牛牛(2014-11-0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