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朔(公元前154——公元前),字曼倩,西汉平原厌次(今陵县神头镇)人。武帝时,为太中大夫,著名文学家。 东方朔博学广识,能言善辩,善于以诙谐的语言和方式,陈说国政大事,甚得汉武帝赏识。其事迹在《史记》、《汉书》中均有记载。 东方朔一生著述甚丰,写有《答客难》、《非有先生论》,诙谐风趣,义理精辟,言辞才辩,独树一帜,文采风格,卓然一家。他的文章,后人汇成《东方太中集》。司马迁在《史记》中称他为“滑稽之雄”。俗称东方朔乃当今相声之祖师爷。现陵县文博苑有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的《东方画赞碑》亦述其生平大略。
有关他的轶事
汉武帝时有个叫东方朔的人,他性格诙谐,言词敏捷,滑稽多智,常在武帝前谈笑取乐,并以幽默的方式劝谏汉武帝。喜好经术。
传说,汉景帝三年,东方朔出生三天后,母亲田氏死了,一邻家妇女抱养了东方朔,这时东方刚刚发白,就用“东方”作了他的姓。东方朔少时,对天下任何经书秘文,都过目成诵,还常常用手指著空中自言自语。
武帝即位初年,征召天下贤良方正和有文学才能的人。各地士人、儒生纷纷上书应聘。东方朔也给汉武帝上书,上书用了三千片竹简,两个人才扛得起,武帝读了二个月才读完。大概意思是,我十三岁才读书,勤学刻苦,三个冬天读的文史书籍已够用了。十五岁学击剑,十六岁学《诗》,《书》,读了二十二万字。十九岁学孙吴兵法和战阵的摆布,懂得各种兵器的用法,以及作战时士兵进退的钲鼓。这方面的书也读了二十二万字,总共四十四万字。我钦佩子路的豪言。如今我已二十二岁,身高九尺三寸。双目炯炯有神,勇敢像孟责,敏捷像庆忌,廉俭像鲍叔,信义像尾生。我就是这样的人,够得上做天子的大臣吧!武帝读了东方朔自许自夸的推荐书,很欣赏赏他的气魄,命令他待诏在公共汽车署中,俸绿不多。
汉武帝喜欢游戏,为政之暇,常出谜语,让侍从猜测。东方朔每猜必中,应答如流,很快得到宠幸。而东方朔则利用接近皇帝的机会,屡屡向汉武帝谏诤国政。武帝好奢侈,起上林苑,东方朔直言进谏,认为这是“取民膏腴之地,上乏国家之用,下夺农桑之业,弃成功,就败事”(《汉书·东方朔传》)。他曾言政治得失,陈农战强国之计,但不为所用。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