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港渔民

家乡区县: ‬辽宁省东港市

据考古发现,境内自新石器时代居民就从事渔业,后洼遗址出土的石网坠、陶网坠可充分证明。由于海上捕鱼危险性大,人们的思想又受历史的局限,于是,在长期的海上作业中,逐渐形成一些禁忌和祭祀手段,相沿成习。
每逢出海,亲属们便敲锣打鼓,焚香烧纸,祈求神灵保佑亲人海上平安。渔民在船上忌说“翻”、“扣”、“漏”。如船帆的“帆”字与“翻”谐音,升帆时即称“掌篷”;修船时如需扣过来,要说“划”过来;发现船有渗水或漏洞,只许说“好修了”。
在船上做鱼吃,只能做一次吃一顿,下顿不许吃;吃完饭后,碗不准扣着,筷子不准横放在碗上;船上的4个柱子及大梁不准坐人;在船上不能打口哨,不许背着手。
每年正月十三日,要祭海神娘娘,往海中扔猪头、馒头,烧香烧纸、燃放鞭炮。农历六月十三,是海龙王生日,也要祭祀。若渔民溺死,要做火灯、纸船放到海里。
渔民渔业习俗的形成,与渔船设备简陋和没有准确的天气预报及科技不发达有直接关系。据史料记载,自1879年至1995年,境内共发生风暴81次,其间最大一次风灾发生于1924年7月13至14日,掀翻舢板、艚船50余只,冲散木排200余联,有100余人坠水丧生。
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船上安全设施逐渐完善,且有气象台的准确预报和先进的通讯工具,加之有文化的年轻渔民增多,船上旧俗渐淡。

 

依然美好10(2014-11-0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