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龙故乡——阜新

家乡区县: 阜新市海州区

“物阜民丰,焕然一新”,大自然给了阜新最丰厚的馈赠:煤炭。几代人为之骄傲的,亚洲最大的海州露天矿,就在阜新市的正南方,矿长4公里,宽2公里,深达300多米巨坑,是海州几代矿工挖了几十年挖出来的。半个多世纪以来,从这里输向全国各地的煤炭达煤6.5亿吨,,据了解,把输出的煤装上货车排队 足以绕地球赤道4圈半。在1960年版的5元人民币上,人们还能看到海州煤矿充满激情的形象:一辆孔武有力的电镐,正奋力挖煤。我每次站在海州露天矿的边上,望着如此寂静的巨坑,可以想象,当年这里是多么的如此壮观和令人心潮澎湃。而今白雪覆盖的是煤矸石。这十里大坑无法再支撑起阜矿集团煤业经济的大厦。2001年12月14日,国务院将阜新确定为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这在全国尚属首例。 海州矿因煤源衰竭,在贡献了2.3亿吨的开采量后,于2002年4月申请破产。海州露天煤矿就像地球的一块伤疤,盘踞在阜新市区的南端。资源枯竭,而且还没有其他接续产业的只有阜新一家。而一个产业的形成,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时期,尤其是像阜新这样一个产业工人高密度集中的城市,煤矿工人曾占该市从事工作人数的百分之七八十,城市工人,主要是从事矿业生产的工人,其转型之艰难更是可想而知。
百年老矿,资源枯竭, 经济转型,阜新是最坚强的城市。
说到这里 要先淡淡我们豪爽、耿直 真实 可爱的阜新人。
结实有力的臂膀,粗犷黝黑的面孔,阜新人是打不死的“小强”,挫折、失败算不了什么,“哪摔倒了哪爬起来”不是说着玩的,而是他们的实际行动。阜新人身上有着煤矿工人一切优秀的品质,有善良、忠厚、朴实,更有坚韧不拔。
阜新历史上属边塞地区,只有少数年代归中原王朝直辖,多数年代是少数民族割据政权的管辖地。除汉族外,先后有山戎、东胡、匈奴、乌桓、鲜卑、契丹、女真、蒙古、满等民族活动于此,使这里成为各民族相互融合和文化交流的历史舞台。
隋代,今阜新北部为契丹辖地,南部属隋王朝燕郡。唐代,今阜新北部属契丹辖地,所以,阜新人保留了勇猛、尚武、豪爽、耿直、单纯、义气的典型特征。
过去,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时候,矿工们称自己是两块石头夹着一块肉。煤矿工人随时面对死亡,残酷的现实,造就了阜新人坚强豪爽的性格。 所以对人对事,阜新人有着自己的理解。从不计较小节,总是大吃大喝 ,大说大笑。你可以不理解阜新人,但绝对不能看起阜新人。(把你也拉到井下干一年,你也会这样)和阜新人 交朋友,他会和你推心置腹。 阜新人基本愿意相信您说的每一句话,即使是欺骗也没关系,但是不要在任何时候让他们知道或明白,否则他们会为所受到的伤害让欺骗他们的人付出代价。 阜新人生来富有同情心,如果有驴友分文不带,行到阜新的农村体验生活,可以在一个村里寄宿一年都没有问题。
在外的阜新人树立的阜新精神
随着阜新源枯竭,经济衰退,大量的阜新人背井离乡去外地闯天下,无论是在北京的中关村,还是在深圳的华强村,或是在国外的唐人街,都闪现着阜新人挣扎、拼搏、奋斗和成功的影子。 有很多人出去闯荡最终的目的也是为了挣钱拿回阜新给自己的家人花,做永远的阜新人,把根留在阜新。当然,而这其中不乏“誓死不回阜新”者。 一个在外地的毕业于阜新市实验中学的学生坦言:“阜新养育了我,但我不热爱这里的各种压抑的环境,在阜新生活容易安逸,容易堕落,虽然这片土地养育了我,但我不想回来工作,虽然自己总说阜新不好,但每当其他城市的人说阜新不好的时候,心里还是觉得难受!但我忘不了阜新这片养育我的黑土地,爱这里我的亲人和朋友”!
阜新人对子女的高期望
没有本事就意味着没有饭吃,阜新人把更多的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为了节约,可以停掉家里的电话,但在孩子身上却十分舍得花钱,这已成了阜新人消息的又一大开支。 家长们从小就让孩子参加各种补习班,这其中最多的不是钢琴书法,而是学英语 、学数学 ,短期目标是能上一所好的中学,远期目标就为有一天能出人头地,改变自己的命运。
阜新市实验中学坐落在阜新市区,是很多学生和家长的奋斗目标。 实验中学一句铭言是:今天我以实验中学为骄傲,明天实验中学为我而自豪。这句铭言让阜新人的家长们更坚定一个信念:再穷也得让孩子上好学校,哪怕砸锅卖铁。
阜新人是有思想的,只是缺少太多的机智罢了
在中国内地227个地级市里,辽宁阜新的知名度显得很无奈,这不免让人深感失落和遗憾。一位在外地的阜新人说:“在外地说是阜新的没有人知道,但是那里有个大露天矿,还真的有人知道。尽管阜新后来申报和被誉为全国“竞走之乡”、“篮球城”,“玛瑙之都”,但是也是昙花一现,流星一闪,然后也没什么动静了。”
其实,阜新也有很出名的东西,比如发现世界最大的玛瑙后,阜新人称它为玛瑙王。阜新人为玛瑙王“出生”在阜新感到自豪,而令阜新人没有想到的是,“玛瑙王”被北京一家公司抢注为产品商标。这个消息的许多阜新人一脸的沮丧。
太极道的创始人张三丰,就是辽东懿州人(今阜蒙县塔营子村),有关他的影视,书籍,民间传说亦多亦广,但是在阜新知道他是自己老乡的没有几人。最近虽然投资兴建了张三丰的文化殿阁和影视城,但投资者却是沈阳人。
也许有的精明小气的人会把阜新人的这种“实在”看成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从头到脚是根直线,没有一点思想。要是这样,那就是大错而特错了!阜新人是有思想的,只是缺少太多的机智罢了,说白了,就是有经商之能却不精于此道,有文化却不善于辞令。
转型中的阜新将会更新!
“逼”出来的阜新人
本世纪初,一系列光荣的记录,像一个个矿井被挖光拉净。留给这个城市的,是坑洼的道路、撕裂的地壳、沉降的大地。 更可怕的是阜新市84万城镇居民,光下岗就有20多万啊。 产业太单一,占的比重太大。如同一个不断膨胀的气球,嘭一声灭了,而其他产业还没起来。煤炭和电在地方经济中所占比重超过50%,虽然地方上也有一些工业企业,但年销售规模都不超过2个亿,基本处于灯下黑状态,一业独大的产业格局,让阜新的经济在资源枯竭之后几乎停滞。这让一直靠煤炭生存的城市和世代生活在这里的居民,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资源枯竭, 经济转型,对他们来说是一切从头开始,阜新人据有辽西人的实在,但是,不得不承认,对于大多数阜新人来说,现代商业社会中所具备的特质似乎还离他们还有距离,商品物化,金钱追逐的战火硝烟在辽西这块干旱的土地上还是初级阶段。 以下这个场景是他们竞争意识最好的注释
一位女士走过车站,几个司机立即冲了过去:“县里新邱差一位了,坐吗大姐?”对方很不耐烦:“我天天都在这过,你们天天都问我,还不认识我啊!”。
不转型就是死路一条,不坚强,就过不上幸福的日子。阜新人深深的知道自己的处境。于是阜新人擦干眼泪,走进农村广泛天地,开始种蘑菇、养奶牛......开始了举步为艰的破冰之旅。阜新人从投资少、见效快的设施农业入手,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经济转型的突破口。“握扦的手拾起了锄头”,“万名矿工进大棚”,短短两年时间,全市建起了20个再就业农业园区和50个专业小区,创造了近万个就业岗位。初尝现代农业甜头的阜新人再接再厉,决心要变煤电产业一柱擎天为多业兴市。
阜新人先后引进培育了一批大型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以龙头带基地、以基地带种养户,形成了生猪、乳业、肉鸡、食用菌等14个农业产业化链条。近年来,彰武县“林产品加工产业园”和清河门区的“皮革产业园”两个产业集群蒸蒸日上,都瞄准1000亿元的产值,将为阜新的农林畜产品加工业续写新的传奇
“一年两次风,一次刮半年”,阜新风能资源太丰富了!阜新初步规划了360万千瓦的风电规模,42.5万千瓦已并网发电、60万千瓦正在建设,风电项目建设居全国前列。阜新十年九旱,日照强烈,太阳能资源丰富。他们在风力发电设备下铺设太阳能发电板,共用一个输电网络。秸秆发电、甜高粱茎秆制乙醇、文冠果制生物柴油……传统资源变成新型能源。
“煤电比重下降了,新型能源基地的雏形出来了。”阜新市政协副主席、发改委主任刘文启介绍说。过去有害、废弃、造成污染的东西在新技术面前也是资源,阜新人通过循环经济让煤炭开采的伴生物“化害为利”、“变废为宝”:煤层气俗称瓦斯,过去往往是矿井事故的罪魁祸首,如今将其先抽出来,开发利用。还有煤矸石发电、粉煤灰制砖……
以前阜新的煤开采出来就拉走,没有深加工,附加值低。如今阜新开始拉长煤炭产业链,将利用10至15年时间,建成以清洁能源、合成材料、油品等产品为主干的煤化工产业基地。阜新大唐年产40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项目即将在年内开工建设,2012年就可以向沈阳、抚顺等辽宁中部5城市供气。
稳定煤矿生产,通过深部找矿等措施,阜新煤炭产量目前保有量维持在1000万吨左右。阜矿集团发挥破产矿的人员和装备优势,转战内蒙古,开发白音华煤田。连接阜新和内蒙古煤矿的巴新铁路正在修建中,阜新发展煤化工产业和火力发电将有充足的原料保障。
与此同时,阜新的装备制造、新型建材、精细化工、新型电子、服装、玛瑙等六大特色优势产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七年磨一剑!阜新单一的产业结构得到调整,煤炭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由2001年的32.4%下降到2008年的25%,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则由12.7%上升到27%,装备制造业增加值由10.5%上升到15.5%。
转型后的阜新人,锁定全国重要的农产品及食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新型能源基地、煤化工基地,一步一个脚印前行。
可以不繁华,但要和谐宜居。
冬日的暖阳里,城南街道鑫源社区,65岁的鲍喜凤在健身场地里散步。1979年她随丈夫从老家河南杞县来到阜新矿,原来一直住在沉陷区20平方米的简易工房里。老人告诉记者:“都说杞人忧天,我过去一直忧的是脚下的地和墙上裂了缝的小窝棚。2005年底,我家花了4万元住上53平方米的房子,如今我没什么忧的了。”
转型成果要惠及于民。2002年起,阜新实施了总投资14.4亿元的采煤沉陷区治理工程,现已通过国家验收,总治理面积132万平方米,有近4.3万户居民得到安置。2005年开始,在省里的部署和扶持下,阜新陆续启动实施了5万平方米和1万平方米以上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工程,拆除房屋329万平方米,新建住宅楼377万平方米,使10万多户居民得到安置。在这两项工程中,有1/4以上市区居民受益。
雪后初霁的海州露天矿大坑,8平方公里的大坑一眼望不到底。通过地质灾害治理,今年5月,露天大坑开发被确定为全国第一批矿山公园和全国工业遗产旅游示范区。海州露天矿排土场和新邱东、西排土场等矿区矸石山复垦治理后,阜新矿区绿化面积达到5万多亩。昔日的阜新“龙须沟”——细河,治理后碧水清波,绿树成荫,成为阜新人晨练休憩的好场所。
7年来,阜新的市容市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从新邱区到清河门区,原来是“百里矿山百里棚(户区)”,如今是“百里矿山百里城”,城市外部规模增加近一倍。城市中心区之间的差距明显缩小,“过了铁道南回到解放前,细河南北两重天”的旧貌已一去不复返。
可以不繁华,但要和谐宜居。阜新人用行动践行着科学发展观:实施“十分钟生活圈”工程,合理布点集市超市,让百姓购物生活方便;实施“操场工程”,全市有条件的中小学校操场都铺上了塑胶跑道……
“五年后看阜新,阜新会更新!”

张婉莹(2014-11-0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