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号归来,飞船上搭载的植物种子也结束了太空之旅,回到地球家园。有幸加入了这次太空之旅的240粒洛川苹果种子也开始了它的使命……
“苹果使命!”
洛川是一片红色的土地,著名的洛川会议在此召开,并颁布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洛川也是世界苹果最佳优生区之一,作为主导产业的“洛川苹果”,品质好,口感佳,已经成为我国苹果主产区陕西苹果的代表符号和聚焦点,更是市值超过30亿的“金字招牌”。全县64万亩耕地中苹果种植面积达到50万亩,依靠苹果洛川果农人均年纯收入在2011年已超出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14%,是陕西省人均纯收入的1.3倍。2011年,国家农业部与陕西省合作,在洛川县建设全国唯一的国家级产地苹果批发市场,共同打造引领中国苹果产业的“航母”。
然而,截至目前洛川县近半数的苹果园是上世纪80年代前种植的,树龄老化、品种单一等问题逐步显现,亟需更新换代。“洛川苹果必须完成好这项使命!”时任洛川县人民政府县长的彭安季说,“要引领全国苹果产业,不只是在苹果品质上、效益上实现引领,更要在新品种的研发、培育上走在前列。”
受蔬菜、花卉、粮食等农作物成功太空育种启发,洛川县将苹果新品种的研发定格在了太空育种……
缘定“神十”
中国苹果看陕西,陕西苹果看洛川。洛川苹果,承载了洛川历届党委政府和16万果农的期望。
洛川县对“洛川苹果太空育种”的想法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并与果业专家们进行了多次反复的探讨。大家一致认为,苹果太空育种不仅是在洛川,在陕西这个苹果大省也尚属首次,这对现有苹果产业的发展是一次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如果育种成功,将对洛川及陕西现有苹果品种的改变和产业效益的提升产生重大的意义。
专家们的意见坚定了洛川县委县政府的信心,于是统战部充分发挥与社会各界联系广泛的工作优势,就太空搭载事宜与中国航天中心进行积极的沟通和对接。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经过多次的对接,“2013年4月12日”,特殊的日子,洛川县接到航天中心的通知,洛川苹果种子搭载神舟十号的申请已研究通过,要求务必于4月底前将选送的种子送至航天中心。
密切关注
“接到选种任务后,我们先是从果库中大批量的苹果中挑选出了200颗形状、色泽、成熟度好的苹果,再从这些苹果中细细刨出1000多粒种子,六七个人凑在一起,一粒一粒地对比,最终挑出240粒,阴干后进行真空包装。”党志明介绍说。“整个过程中,县上领导时不时到现场或电话过问。省果业局局长高武斌也多次关心过问,并反复叮嘱一定要高度重视、认真仔细。当时压力真的很大!”
4月27日,洛川县如期把苹果种子交付给国家航天中心。5月10日,航天中心将洛川选送的苹果种子进行了封装,装入航天员个人物品包1号包内。6月1日,洛川苹果种子被装入神舟十号飞船返回舱。6月11日17时38分,“神十”带着十三亿华夏儿女的飞天梦腾空而起,也带着洛川果乡人民的“产业梦”飞向苍穹。6月26日8时07分,飞行15天、行程984万公里,神舟十号飞船成功降落于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预定区域,为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留下了一个个经典瞬间。
“‘神十’回来了!”“我们的苹果种子回来了!”短信和电话在洛川县委、县政府相关领导间传递,信息在苹果局研究人员和果农之间交流,大家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共同培育
从4月27日的种子交接到7月5日的种子接回,这期间省果业局和洛川的苹果专家积极地做着培育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他们知道,“太空之旅”只是种子培育的第一步。搭载回来的种子要经过几代的筛选,选出其中最有价值、最有推广前景的种子,等性能稳定后才能得到“亲本”,之后再进行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这需要很长的时间才有可能完成,但并不排除失败。所以,太空育种是一项很艰难的工程。
为了稳妥推进太空育种工作进程,已成立了由省果业局牵头的课题领导小组,以及由西北农业科技大学、洛川县苹果局等单位参与的科研攻关小组,将苹果太空育种列入科研项目,并每年列支专项研究经费,共同进行课题攻坚。据了解,搭载回来的苹果种子目前还在冷藏保存,课题领导小组将于近期启动课题项目,随后将按照试验程序进行催芽组培、大田移栽、高接换头等一系列技术攻关。
“搭载神十,遨游太空,洛川苹果迈出了苹果太空育种第一步,是现代化苹果产业建设的一次有益尝试,对洛川、对陕西乃至全国的苹果产业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