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都椪柑让水乡农民走上致富路

沿着G321国道进入三都县都江镇境内,长势喜人的果林随即映入眼帘。国道两旁的田间山头,庄稼地,高坡上,处处被果林覆盖着,散落于各个坡头山坳的村民组房前屋后的果林木也生机勃勃,绿树成荫。

椪柑基地一片美景


今年50岁的李光华,是三都县都江镇上江村村民,椪柑种植大户之一,其依靠种植椪柑走上了致富路。早在1998年李光华就承包了40亩荒山试种椪柑,经过四年的辛勤劳动和精心管理后,开始产生了经济效益,当年就取得了喜人的收成,纯收入近6万元。李光华初次品尝到了甜头,激动万分,又惊又喜。高兴之余,便冷静下来思考新的发展思路和规划,为了更好地经营和管理,他将半个家搬到基地里,大半时间都放在这个果园里。为解决资金上的困难,他在基地上新种植的椪柑苗下套种西瓜三年,每亩年产量3000斤左右,年收入4万余元。
“过去种植一亩玉米,年产量在700至800斤之间,改种椪柑后,年产量却在5000至6000斤之间,收入是玉米数倍。”李光华在谈到种植椪柑时兴奋地说。
在李光华的示范带动下,村民看到了实惠,积极参与到种植椪柑的大军中,从过去几户到现在的120多户,全村几乎户户有果园。
2004年,上江村种植椪柑已形成了一定规模,上百亩椪柑进入了盛产期,种植户们面临大量的果品如何销售出去的问题。李光华及时组织椪柑种植户来协商成立果品协会,向外找市场。
有付出就会有收获,经过努力,外地果商纷纷到上江村果园考察,并下了订单。李光华说,外地果商前来品尝后非常满意,认为都江椪柑糖分多、皮薄、肉质细腻化渣、汁多的特点。果商来进货时是一家一家地收购,一车车运出去,供不应求,水果业成为上江村第一大产业。
2010年,全村水果种植已达5300亩,全镇近9000亩,都江的椪柑产业由此出现超常发展势头。在李光华、陈国新、潘世其、蒋佳美和邻村邓明尧等人发起,成立了三都县都江镇利民椪柑农民专业合作社,这是三都县首家椪柑专业合作社经济组织。合作社现有社员117人,并组成果品销售经纪人队伍,通过把产品触角延伸到全国各地,现已与贵阳、四川,湖南、福泉、丹寨、独山等地客商建立了稳定的购销关系。合作社辐射周边数个村镇,推动着辖区农业不断做强做大。 合作社成立后,都江镇政府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为合作社修建120平方米的办公房一幢,切实改善了合作社的办公条件。

农户发展椪柑产业获得大丰收


现今合作社社员种植水果是以椪柑为主,兼种植早中熟密桔、脐橙、柚子、梨子、布朗李、油桃、葡萄等优质果品,在都江镇,经果林示范基地和合作社是两块响当当的牌子。前者的示范作用,催生了后者的诞生。上江村的种植大户李光华,就是后者的“掌门人”—合作社的理事长。由于合作社在推广营销方面颇具特色,因此加盟椪柑的种植大户也越来越多。
上江村南门洞经果林园成为上级部门参观学习的示范园,经过种植大户的示范带动下,推动了上江村经果业的发展,也辐射到该镇柳叠村、大坝村、里基村、甲雄村、甲找村等村落,给当地群众带出了一条致富的水果之路。
如今走在都江镇,无论是陡坡还是低矮平地,都种上了椪柑、枇杷、蜜桃、蜜橘、布朗李等经果林作物,一年四季都有新鲜水果销售,增加农民收入,种植经果林已成为农民群众一种自觉行动。“农民群众从‘要我种’到‘我要种’的观念转变,反映了群众迫切致富的强烈愿望。”合作社党支部书记陈国新说。

X1ng阿泗(2014-11-0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